装修问题

青花瓷器鉴定有什么技巧?

提问者:风吹杨柳千条线2024-05-09

青花瓷瓷器制作的青料        苏麻离青,即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深蓝色或绘画用的深蓝色粉末颜料。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平等青  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石子青  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回青  回青,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浙料  浙料,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珠明料  珠明料,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化学青料  化学青料,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昏昏头了 502024-05-06

固名思义,青花瓷就是瓷器的花纹是青色的。那么鉴定青花瓷的方法就是看瓷器的花色是否是青色就可以了。只要青色的花纹的瓷器,就可以与其它种类的瓷器区别开来。青花瓷是瓷器鉴定里的大项,从元青花开始,经明、清两代,各个朝代颜色及其款式不同,各朝代中的各个时期(如康熙、雍正、乾隆……)又不相同,主要从各时期所采用的青花料入手,其中有进口料和国产料之分,国产料中又有朱明料、回青料、石子清,还有混搭,产地有来自云南的、江西的、浙江的,这样就形成了各个时期的颜色特征,你学会了,对出自官窑的青花瓷就有的大体的了解,然后你还需要了解不计其数的民窑瓷器………………
学海无涯……

小韵子39 92024-05-09

看青料呈色可以框住大的时代分期。拿到一件青花瓷,首先依青料看是国产钴料还是进口钴料;是元代的还是明清时期的,是明永乐、宣德的苏泥麻青料,还是明中期的平等青料。
时代特征中,纹饰特征是最敏感的因素。在纹饰中,许多辅助纹饰是鉴定的重要因素,如空白期前后纹样上用大片云,而晚明清初时期纹样中都绘括号云。
对完整器来说,当然主要是看釉。鉴定真伪时,要特别注意看是否有化学处理或人工糊泥的现象。化学处理过的釉发死,涂上去的泥,用手抠易掉;但是,如果用胶水粘上去,就特别难以弄下来。现在有人用化学方法作假,很不自然。可以手眼并用,用手摸也是一种鉴定方法。手摸器物,要注意手感,重量过轻过重都不对。有些情况,眼不能及,而手可触。
用被鉴定之物对照典型造型,看是否对得上。青花瓷品种再多,但从比例上讲,重复品更多。各个时代的器物,在造型上都有其时代特征。抓住造型、口沿、圈足等细部分析,尤其底足最容易看出破绽。

方可可同学 362024-05-01

1.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  
 
   2.看釉色是否光洁,色度是否一致,不要有砂包、气泡、脱釉等疵点。  
 
   3.看外观是否有缺陷,如开裂、斑点、欠釉、着色不均等。  
 
   4.看绘制技巧是否精细、工整、传神。  
 
   5.看瓷质是否洁润,是否有其它杂色。

huixin0090 62024-04-23

谈到瓷壶的鉴定,其实除了看胎、釉和工艺特征等瓷器鉴定的一般规律外,主要就是看器形。
晚唐到五代开始出现曲“流“的瓷壶,形态上明显带有过渡时期的特征。瓜棱壶多五瓣,侈口或喇叭形的颈口,中长颈,“流”的上端大约在口唇和颈部之间,下端位置则从肩上向下移到肩与中腹之间。
五代时的壶,其不论直“流”还是曲”流”,一般为唐代同等大小壶的两三倍以上。当时最美的瓷壶是来自陕西耀州窑的倒流壶,后仿的颜色呈橄榄绿就不对了。耀州窑的产品釉子薄的地方微泛黄是北宋以后改用煤烧窑时二氧化硫在作怪。另外,胎子过于纯净细腻,五代的耀州还达不到,所以并不难分辨。
宋辽金元时期瓷壶的形态开始多样化,但”流“还没有低到腹部中线的。耀州窑、定窑、龙泉窑和景德镇都有些很精彩的瓷壶流传下来,民间却罕见精品。因为如前所述,不管酒壶还是水壶,它们首先都是日用品,流传下来自然异常的困难。
 若仔细观察,宋元之际壶的变化最大。简单讲,北宋晚期开始,执壶柄、注、流三者的关系开始科学和讲究起来,已经基本处于一个平面上,腹内亦涮釉逐渐成为固定工艺。但插入的“流”在内部并不修饰处理。也就是说,元代之前壶里面插入的“流”是不修的,所以”流“的管径插入的地方用手摸上去会感觉明显地凸起和粗糙,拉坯和接痕清晰可辨。元代时壶的里面开始修饰,但远不及明代那么精心罢了。因为明代壶里面修饰涮釉,变得非常讲究,跟人们饮茶习惯的变化相关。明时人开始喝散茶,就有了专用的茶壶,为了使茶壶用后便于清洗,防止茶垢的积存,所以壶里面也变得光润起来。
明清两代瓷壶的断代与通常青花、五彩、粉彩等瓷器的断代方法相通。只是在造型上,通常明早期的壶颇具元风,例如从玉壶春瓶发展出的那种酒壶,造型浑厚圆润,腹颈间过渡很快,柄与流相对也壮硕些,与元代的玉壶春瓶极其相似;明中后期则上追宋人意趣,造型反而修长挺拔了。

我知道你会 46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