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南宋官窑瓷器鉴赏方法是什么?

南宋官窑瓷器鉴赏要注意什么?请问有什么指示诀窍能介绍一下吗

提问者:小豆包么么2024-05-27

鉴宝这些事,没有一个大师带你,光靠自己网上学习是没有办法的,古董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绝代双椒 482024-05-14

南宋官窑既有裹足支烧的,也有垫烧的,器底大而薄的往往采用支烧与垫烧共用的方法来保证质量。

挥之不去215 402024-05-19

可以到拍卖会,也可以去找专家

sanyuan617 242024-05-13

南宋官窑讲的是紫口铁足,金线冰裂纹之说。紫口:官窑胎质坚硬,瓷器口沿尖窄,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之环形带,粉青口沿处胎骨略黯而被称之为“紫口”,翠绿口沿处胎骨略显澄**。
 底足对比法:        南宋官窑足沿釉层较薄的部位泛出铁红色,乌黑色,铁黑色,澄泥色都有,详见以下图片,修内司官窑早期花钵,晚期花口洗和花口碗的底足都没有上一层青釉护胎汁。露足部位泛出铁红色。郊坛下官窑,用的是一种石灰碱釉,它的特点是高温下粘度大,不易流动,早期厚釉易粘接支烧工具,造成废品,详见早期翠绿樽式炉(早期常用环列  六齿支钉烧制,三足上都有烧焦痕)。到晚期变满釉支钉装烧为刮釉垫饼装烧、由于
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口沿釉薄处露胎处显“灰紫色”,“橙**”,而圈足底端刮釉胎处呈“黑褐色”、”乌泥色”、“澄泥色”,形成“紫口铁足”的特征。花口洗,葵花洗  圈足都有一层很薄的青釉护胎汁,即是同样的配方,色釉  的厚薄。窑位的放置,温度的高低稍有差别,烧成的底足便有天壤之别。资深藏家说得对:瓷器底足的信号很多。鉴定一件瓷器的新、旧、作假、多看底足
波纹和乳浊釉对比法:官窑似鱼油,这句话一点不夸张,从以上图片看釉层中“攒聚“着着无数微小如珠的气泡,还有长、短、新、老、自然开片,行家称之为“聚沫攒珠”,
从厚胎厚釉和薄胎厚釉,马上就分开两种底足,一种上青釉,一种不上青釉护胎,一种
釉面上有水浪纹,一种釉面上乳浊釉,早期没有,晚期釉色滋润,玉质感强烈。修内司官窑,是一种含钙量较高的石灰釉,是高温下粘度较小,易流动,到后期改变制瓷工艺,创用素烧胎多次上釉两次烧成的厚釉工,釉质如玉石般的光亮莹润,所以在晚期的官窑中能清楚的看到像小河流水似的水波纹。宜贞装饰祝您生活愉快!

wangqixiaqi 13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