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提问者:送我个时光机2024-05-17

使物体带静电的方法可以归结为三种,即:摩擦起电、接触带电、感应带电.
a.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带正电的物体缺少电子,带负电的物体有了等量的多余的电子.在转移过程中只能转移核外的电子,但原子核是稳定的.例如: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b.接触带电:接触带电是指带电的物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注意:这里的不带电物体应是导体,只有导体,电荷才可以在其上自由移动),则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与带电物体相同种类的电荷.一个物体带电,一个不带电,相接触后,总电量就重新分布了,为了取得平衡,电荷就会发生移动.接触带电是两个物体带电的均衡,最终结果是带同种但不一定等量的电荷.例如:把带负电的橡胶棒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验电器就带上了负电,且金属箔片会张开.  
c.感应带电:也就是静电感应.一个带电物体靠近另一个不带电的导体时,导体靠带电体的近端会显示出与带电体相反电性的电荷,而在这个金属导体的远端则显示出与带电体相同性质的电荷.例如:一个带正电荷的物体靠近某个不带电的金属球时,离带电体近的一端就带负电荷,离它远的一端则带正电荷.感应带电实质上是物体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发生了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例如:电视机、电脑等的显示屏上的带电现象.

冰比冰水冰1025 442024-05-18

各种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因而物质得失电子的本领也不同,这就造成了摩擦起电等各种带电现象。金属的外层电子容易丢失,这些从原子内跑出来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所以金属容易导电。绝缘体内的电子受到原子核的束缚,不容易成为自由电子,所以它不容易导电。但是利用强电力作用、高温等方法可以使一部分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于是绝缘体变成了导体。
产生的原因
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而原子的基本结构为质子、中子及电子。科学家们将质子定义为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电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由于外界作用如摩擦或以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的形式作用会使原子的正负电不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摩擦实质上就是一种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有些情况下不摩擦也能产生静电,如感应静电起电,热电和压电起电、亥姆霍兹层、喷射起电等。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只要接触后分离就能产生静电,流动的空气当然能产生静电。为什么流动空气会产生静电呢?因为空气也是由原子组合而成,所以可以这么说,在人们生活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产生静电。要完全消除静电几乎不可能,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控制静电使其不产生危害。

爱在身边111 52024-05-13

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很多,如接触、磨擦、冲流等等.其产生的基本过程可归纳为:接触→电荷→转移→偶电层形成→电荷分离..静电控制的主要措施有:静电的泄漏和耗散、静电中和、静电屏蔽与接地、增湿等.

小小小小野 17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