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是什么?

提问者:lifeierwawa2024-05-25

楼梯构件应采取如下抗震构造措施:纵向面筋拉通且不小于最小配筋率,底、面纵筋均按充分考虑钢筋抗拉强度的要求锚固;梯板按斜支撑构件设计,板厚不宜小于140mm,不应小于120mm,梯板双层钢筋网之间设置间距不小于φ6@600的拉筋;分布筋末端弯直钩伸至对边。

潘朵拉的音乐 392024-06-02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丢了肥膘的猪 352024-05-29

砌体结构、排架无抗震等级;应注意规范中对抗震等级的调整(特别是高规)确定抗震等级。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
  抗震设防类别为甲、乙、丁类的建筑,应按本规范第3.1.3    条规定和表6.1.2确定抗震等级;其中8    度乙类建筑高度超过表6.1.2    规定的范围时,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措施。砌体结构、排架无抗震等级;应注意规范中对抗震等级的调整(特别是高规)。

纵横四海2000 3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