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光引发剂原理是什么?

提问者:白色七巧板2024-05-18

光引发剂的选用原则
★根据预聚体和单体的类型选用活性适当的光引发剂。
★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反应活性,用量少,引发效率高。
★要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85℃以下不分解,应有长时间的储存稳定性。
★最好是几种光引发剂复合使用,在不同的波长范围都能引发固化,比单一光引发剂固化速度快。
★光引发剂与胺促进剂EDAB配合使用。
★气味小、无毒害、无环境污染。
★价廉易得,成本较低。

吹吹再吹 422024-05-15

引发剂分子在紫外光区(250~400  nm)或可见光区(400~800  nm)有一定吸光能力,在直接或间接吸收光能后,引发剂分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单线态,经系间窜跃至激发三线态;在激发单线态或三线态经历单分子或双分子化学作用后,产生能够引发单体聚合的活性碎片,这些活性碎片可以是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等。按照引发机理不同,光引发剂可分为自由基聚合光引发剂与阳离子光引发剂,其中以自由基聚合光引发剂应用最为广泛[1

kellycai4141 202024-05-22

光引发剂是能吸收辐射能,经过化学变化产生具有引发剂聚合能力的活性中间体的物质,也是任何UV固化体系都需要的主要成分.光引发剂可分为夺氢型和裂解型;夺氢型是需要和一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一般称助引发剂)相配合,通过夺氢反应,形成自由基,是双分子光引发剂;裂解型是光引发剂受激光发后,分子内分解为自由基,是单分子光引发剂.
夺氢型:以二甲苯酮(BP)为例,单独使用二苯甲酮时,不能使烯类单体进行光聚合,要其成为光引发剂需求是不同的.其反应机理是不同的烷基和芳基,从醇和醚中提取氢原子时,氧气很容易淬灭激发态的二苯甲酮.而从胺中提取氢原子时,由于酮形成激发态后马上与胺形成激发态的络合物,避免了向氧分子的能量转移,所以胺体系不易为氧气淬灭,与醇醚体系相比,也减少了向单体发生能量转移的可能型.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胺体系.除二苯甲酮外,这类光引发剂还有蒽醌类合硫杂蒽酮类,如常用于UV油墨中的有2-异丙基硫杂蒽酮.
光固化涂料的固化原理
光固化涂料的固化过程为聚合交联过程,光固化光源照射光固化涂料后,将激发、分解涂料体系中的光引发剂而生成游离基(其中含有活性自由基和活性阳离子),活性游离基撞击光固化涂料中的双键并与之反应形成增长链,这一反应继续延伸,使活性稀释剂和齐聚物中的双键段裂开,相互交联成膜.除了上述的正反应外,游离基的碰撞,也同时由激发态恢复到基态,反应的最终结果即固化成膜.

青帝织锦 392024-05-27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光引发剂原理是:引发剂分子在紫外光区(250~400  nm)或可见光区(400~800  nm)有一定吸光能力,在直接或间接吸收光能后,引发剂分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单线态,经系间窜跃至激发三线态;在激发单线态或三线态经历单分子或双分子化学作用后,产生能够引发单体聚合的活性碎片,这些活性碎片可以是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等。按照引发机理不同,光引发剂可分为自由基聚合光引发剂与阳离子光引发剂,其中以自由基聚合光引发剂应用最为广泛。

玩儿泥巴小姐 19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