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哈萨克刺绣有什么文化底蕴?

提问者:A这点小事2024-06-03

木垒县的哈萨克民族刺绣文化积淀深厚,县委、政府全力打造‘中国哈萨克民族刺绣第一县’,将千百年来薪火相传的哈萨克民族刺绣融入了‘和’文化,形成了哈萨克刺绣和苏绣文化相交融的新刺绣产物,也就是我手中的‘胡杨绣’。”
佳艺劳民族手工刺绣有限责任公司就是生产和销售“胡杨绣”的一家企业。走进公司的生产车间,绣娘们正用巧手银针专心绣着一幅幅作品。融入苏绣工艺后的哈萨克民族刺绣,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地域特征的刺绣技术和刺绣风格,在琳琅满目、百花竞秀的刺绣王国里赢得了一席之地。“胡杨绣”以“胡杨”为主要表现题材而得名,在进一步发展中,人物肖像、花草虫鱼、飞禽走兽、风景名胜等都无一不成为“胡杨绣”的取材范围。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树木能显动静之态、人物能有生动之情,这是胡杨绣所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而“胡杨绣”也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一时间身价倍增,使200元的产品增值到2万元,一跃成为刺绣“新宠”,迅速走俏市场,成为木垒县刺绣行业打入市场的又一标志性产品。
佳艺劳民族手工刺绣有限责任公司所在的木垒县哈萨克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园被列入全疆第一批民生工业示范基地,占地40亩,预算总投资5587万元,也是昌吉州建设的三大文化产业园之一。刺绣文化产业园三期全部建成后集刺绣品加工、展示、销售、培训和旅游购物、特色餐饮及民族特色文化演艺于一体,通过创意、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带动刺绣文化产业发展,将刺绣文化产业园打造成全县刺绣旅游纪念品交易中心和新疆重要的刺绣品集散地,成为木垒县的游客集散中心和刺绣产业孵化中心,可就地解决全县3000名少数民族农牧民就业。
目前,全县从事刺绣的绣娘达到5600多人,占哈萨克族妇女劳动力的80%。2800多户农牧民自发组织生产,成立经营公司3家、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18家,产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各国,并与哈萨克斯坦、蒙古国长年订货。预计到2015年,木垒民族刺绣产值将达到1.5亿元以上,民族刺绣产业将成为仅次于畜牧业的牧民增收主导产业。

京荣盛门业 72024-05-30

哈萨克族刺绣是哈萨克族服饰中最有代表意义的一种装饰工艺,无论是哈萨克族的衣服、裙子,还是鞋帽、帕包以及床炕上、室内的装饰用品,都点缀着哈萨克族妇女的精湛绣品。哈萨克族刺绣充分体现本民族的特点的基础上,接受了其他各民族刺绣工艺,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韵,不刻意追求写实,而追求美的幻想和夸张,无论是图纹还是配色,都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014兔兔 62024-06-09

哈萨克族毡绣、布绣是哈萨克族牧民原生态手工技艺。该场为哈萨克族牧民提供了专门的毡绣、布绣展房,并组织哈萨克族绣娘到南北疆学习毡绣、布绣技能,提高了绣织工艺水平。如今,第三代传承人卡门收藏的绣制品已达300 余件,一些精美的毡绣、布绣挂毯售价都在千元以上。

irisorlove 7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