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指南针是谁发明的?

提问者:五堂宅修2024-05-11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根据物理学上磁学原理研制而成。它最早发明于何时,是谁发明的,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传统的说法,也是权威性的说法是有熊国的轩辕黄帝发明的,到北宋航海家完善成功。

不忘初心258 62024-05-29

指南针的发明没有具体到人。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的国家。  很早的时候,我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大自然长期斗争的结果,是我们祖先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晶。

最幸福的米虫 122024-05-26

相传黄帝和炎帝的联军和蚩尤决战,但是在大雾中迷失了方向。某晚九天玄女入梦,遥指北斗星,黄帝有感而造指南车后人经过改造,指南车发展成为罗盘,后来与西方的贸易加强,罗盘传入欧洲,又经过欧洲人的改造成为了指南针。

毛头猴子 442024-05-25

中国最早在黄帝战蚩尤的时候,黄帝发明一个铜人装在车上指示方向叫“指南车”;战国时已经被改进为更方便携带的司南,就是大家在教科书上见到盘子上放一个勺子的那种;宋时的沈括改进了指南针(当时应该叫罗盘)并在南宋初年经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然后经他们改进后在明末由日本传回我国,形状就是我们现在所常看到的。中国虽是最早发明使用指南针的,但科学解释“指南针为何能够指南”问题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这也是一个小遗憾。

丹枫在心 182024-05-29

指南针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至三千年的历史。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就已经发现了磁石和它的吸铁性。《韩非子・有度篇》里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这里的“先王”是周王,“司南”就是指南针,“端朝夕”是正四方的意思,是指指南针的用途。在古代文献里还有记载郑人到远处采玉,要带上司南,以便不迷失方向。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在他所着的《管子》一书中有这样记载:“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慈石”就是磁石,“铜金”就是一种铁矿。可见至少在2600年前的管仲时期,已经知道磁石的存在,并已掌握了磁石能够吸铁这一性能了。

招妹0916 472024-05-20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的国家。  很早的时候,我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据说是黄帝发明的  最初是指南车  后来演变成司南  罗盘  到宋代的时候发展成  指南针传入欧洲

度兰度兰 32024-05-08

黄帝战蚩尤时,发明了指南针。

有名无姓123 402024-05-12

古代的指南针就叫司南。早在战国时期就发明了。  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杂草公主/yl 302024-05-10

指南针是我国最早发明的,但它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发展改进而成的。大约在战国时代,我国已发现了磁石和它的吸铁性。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在他所著的《管子》一书中有这样记载:"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慈石"就是磁石,"铜金"就是一种铁矿。可见至少在2600年前的管仲时期,已经知道磁石的存在,并已掌握了磁石能够吸铁这一性能了。

cindyhouse0221 382024-05-14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不是个人成果吧,即使是有的话,也无法考证。起初,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后来又出现指南车等,最终演变成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西传,促进了地理大发现。如果你是初中学生的话,历史课本上有的啊,高中生的话,好好看看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联系必修二《地理大发现》这一课,你就会有对它更深的了解。

魔女在彼岸 282024-05-09

只能说是汉族人民发明的 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我国汉族劳动人民进一步利用磁体的指极性,制成指示方向的机械,这就是指南针。这在《韩非子・有度篇》中和《鬼谷子》一书中都有记载。在《鬼谷子》中记载说,郑国人到深山密林中去采集玉石时,为了不迷失方向,带着“司南”。这“司南”就是指南针这种机械。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描述过“司南”,它象只水勺,用天然磁石磨制面成,勺底为球面体,勺呈椭圆状,勺柄通体渐渐缩成柱状。为了确定方向,还配有一个“地盘”,它是铜质或涂漆木制盘,中央是平滑圆槽,形状可能是内圆外方,框上刻划出定向的刻度,用“干”、“支”(即甲、乙、丙、丁……和子、丑、寅、卯……)以及八卦等表明二十四方位。将会投于地盘中央时,它的柄部就会大体停止在指南的方位上。以上可知司南是现代指南针(磁罗盘)的体型。“指南”是张衡在《东京赋》中第一次提出来的,以后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直到宋代经过一千多年才逐渐发展起来了。宋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指南针发展的当时状况作了详尽的论述。当时在生产和科学实验发展的推动下,特别是航海事业和外贸的兴起扩大下,指南针逐步发展起来。沈括总结了劳动人民在实践在创造的四种指南针的装置方法。第一种是水浮法,将磁针浮于水面进行指南,虽然比较平稳,但容易动荡不定;第二种是指甲旋定法,将磁针置于指甲上,转动灵活,也容易滑落;第三种是碗唇旋定法,将磁针置于碗口边上,转动较灵活,但易滑落;第四种是缕旋法,用蚕丝将磁针悬挂起来,可达到转动灵活而又稳定。他还记载了人工授磁方法即“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这种用人工制成磁体,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此外,还曾制出过“指南鱼”、“旱针”、“水针”。旱针、水针这两种指南针,成为近代指南针(罗盘针)的基本结构原理奠定了基础。沈括在研究指南针的过程中,还总结和发现了地磁有偏角存在。也就是说,指南针指示的方向,“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我国对地磁学做出的伟大贡献。

特别爱吃大蒜 6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