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魏晋铜镜一般怎么鉴定?

提问者:终极尐壊疍2024-06-06

用陶范铸造的,制作和加工主要在陶范上实施,铜镜铸成后也只是平面打磨,棱角分明,如战国铜镜图案之间有范缝,汉镜表面有范土龟裂痕迹。宋以后采用砂型铸造,没有陶范铸造特征。现代仿镜多是采用失蜡法,用打磨机打磨边角不直,正面侧看不光有高突感。为保证铜镜能具有真实、清晰的效果,古人在铸造铜镜时,镜子的大小和弧度都有严格的比例。小点的铜镜可看到较平缓的弧度,超过20厘米的铜镜基本是一个平面,看不出明显的弧度起伏,表面既滑又润,棱角比较圆滑。而新仿铜镜弧度与镜子的大小普遍不成比例,大铜镜弧度很大,小铜镜弧度收缩不自然,人和景物往往不清晰,甚至变形。
 看铜锈  因为铜镜在铸造时,使用铜质的优劣以及埋藏地土壤中所含酸碱含量的不同等原因,所以在铜镜表面形成了不同的外表锈蚀,有水银色、铅色、绿漆古色、黑漆古色等。水银色铜镜是用高锡青铜所铸造,铜镜晶莹剔透,千古亮白,称为银背,在古玩行里又把这种颜色称为水银古或者水银沁。铜镜如果受地下酸性物质过多的侵入,或者出土后去锈方法不当,则铜色如铅,称为铅背。如果铅背埋藏时间久远,就变为纯黑色,称之为黑漆古,是收藏中的上品,但这种颜色也较易伪作。现在的铜镜收藏以水银古、黑漆古为上品,铅背次之,青绿古又次之。真品铜镜都经过在土壤中的自然埋藏,一件铜镜入土几百数千年,其锈色坚硬自然,层次分明与镜胎浑然一体,牢固坚密,不易脱落,用手抠不掉。新仿的铜镜,它的锈是后做上去的,采取了一些化学的方法,用鼻闻,新仿的铜镜有化学原料的味道,缺乏真品的泥土气;或者是把一些老铜器上的锈刮下来以后,用胶和起来粘连在仿镜上面。

咔嚓咔嚓咔嚓啦 392024-06-18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我国的铜镜制造业进入中衰期。这个时期风格仍沿袭汉镜,以三角缘神兽镜最为流行。铜镜纹饰常以民间故事为题材。此外,还出现了佛像图纹,这也是该时期铜镜的一个显著特点。
 
最流行的铜镜大致有下列15类:
 
1、蟠螭纹镜类:缠绕式蟠螭纹镜、间隔式蟠螭纹镜、规矩式蟠螭纹镜。
 
2、蟠虺纹镜类:方格四虺镜、连弧蟠虺纹镜。
 
3、草叶纹镜类:四乳草叶纹镜、规矩草叶纹镜。
 
4、星云镜类。
 
5、连弧纹铭文镜。
 
6、重圈铭文镜。
 
7、四乳禽兽纹镜。
 
8、规矩纹镜类:四神规矩镜、鸟兽纹规矩镜、几何纹规矩镜,简化规矩镜。
 
9、多乳禽兽纹镜。
 
10、连弧纹镜。
 
11、变形四叶纹镜。
 
12、神兽镜类:重列式兽镜、环绕式神兽镜。
 
13、画像镜类:历史人物画像镜、神人车马画像镜、四神、禽鸟画像镜。
 
14、夔凤纹镜
 
15、龙虎纹镜类;龙虎对峙镜、盘龙镜。
具体的建议找专家鉴定一下再作打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小桐桐 29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