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陶器瓷器区别在哪里?

提问者:贝贝塔112024-06-03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问,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土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并不透明。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五、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以上几个方面中,最主要的条件是原材料和烧成温度,其他几个条件,都与这两条密切相关。  
 
沙锅与水缸都是属于陶器。属陶器的一个分支。陶器大体分为细泥红陶和加砂粗陶两种。  
选用的陶土都是具有包裹在团聚体周围的气孔群,这些气孔透气而不渗水。所以,一般新砂锅使用前,用淘米水煮一下,这样可以堵塞住沙锅细微得孔眼,防止渗水,延长使用寿命。  
水缸等陶器使用具有结构紧密、不渗漏,耐酸碱的陶土,这类陶土粘性和可塑性强、烧制的容器具有不渗漏、保鲜好等特点,用来放水、盛食物,如菜缸。

迪夫米米 232024-05-16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在于,一使用材料;二烧成温度,二者缺一不可。陶器可以使用包括瓷土在内的各种矿物粘土制作,烧成温度较低,多在700—1000℃之间,胎体基本烧结,不再遇水分解,但气孔率和吸水率较高。在显微镜下观察胎体,极少存在玻璃相莫来石结晶体,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瓷化,敲击之声较沉闷。而瓷器使用的是氧化铝含量较高的瓷土即高龄土烧制。瓷器的烧成温度至少在1100℃以上,胎质基本瓷化,显微观察有大量莫来石结晶体存在,气孔率和吸水率较低,敲击之声清脆。西方学者还将胎质内的铁含量的多寡作为陶器与瓷器的判定标准,他们认为陶胎含铁等金属杂质较多,颜色较深。瓷胎含铁量较少,颜色较白。笔者则不这样认为,含铁多少并不影响瓷器的性质,只是审美取向不同而已。以宋代五大名窑为例,汝、官、哥、钧、定都曾是皇室御用瓷器。其中前四种都属青瓷产品,胎质的铁含量都超过了西方人所认为瓷器标准,只有定窑属白瓷,胎质的铁含量较低。

KauluwehiS 37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