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明清木雕佛像和清代佛像有什么区别?

提问者:美人儿不哭2024-05-15

佛像体形
明清两代的佛像,它们的体形都比较匀称,看起来也很协调。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衣着。明代的像衣着多半贴身,并且显的单薄,服饰的线条柔和而流畅,衣褶等转折也处理的相当自然。而清代的服饰多为汉代的样式,衣纹是放射状而衣褶较为曲折。胸前佩带的饰品,如璎珞、串珠等,雕刻都十分精致。
佛像面相
在面相上,明清两代的佛像非常相似,都以丰润为特点。而其不同点是,明代的造像眉细而目长,鼻梁较高,嘴唇较薄而额头比较宽,大大的耳朵下垂,面部表情严肃庄重却又兼具柔和。
佛像莲花座装饰
从这一点上也可以区分两者。明带与清代的莲花座上的莲瓣有所不同。明代时的花瓣长且精细,瓣与瓣之间有小型的三角装饰;清代的花瓣较大,比较平整,并且一般不围满而只围大半,瓣与瓣中间也无镂空装饰。
铭文或者款识
铭文和题记,其作用就是为我们鉴定造像提供帮助。通常来讲,题记是伴随着造成一起出现的。明清两代也有其特有的题记。明代时期为“大明永乐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款,清代时则为“大清乾隆年制”款。一般来说,这两个朝代的造像,清代佛像只有这3个款识较多,其他年号则一般不刻款。
佛像选材
在清朝的不同时期,造像的质地是不同的,有木雕的  ,有石刻的  。早、中期都各有差别。以乾隆时期为例,由于那时国家的国力强大,并且皇室本身崇尚佛教,这一时期的造像材质都非常优良,掂起来手感较沉;而到了晚清时,造像上手时则明显要感觉轻上许多。
只要牢记以上几点,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判断出明代的佛像与清代的佛像。

咪咪妈咪贝贝哄 152024-05-18

主要区别如下:
1.佛像体形
明清两代的佛像,它们的体形都比较匀称,看起来也很协调。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衣着。明代的像衣着多半贴身,并且显的单薄,服饰的线条柔和而流畅,衣褶等转折也处理的相当自然。而清代的服饰多为汉代的样式,衣纹是放射状而衣褶较为曲折。胸前佩带的饰品,如璎珞、串珠等,雕刻都十分精致。
2.佛像面相
在面相上,明清两代的佛像非常相似,都以丰润为特点。而其不同点是,明代的造像眉细而目长,鼻梁较高,嘴唇较薄而额头比较宽,大大的耳朵下垂,面部表情严肃庄重却又兼具柔和。
3.佛像莲花座装饰
从这一点上也可以区分两者。明带与清代的莲花座上的莲瓣有所不同。明代时的花瓣长且精细,瓣与瓣之间有小型的三角装饰;清代的花瓣较大,比较平整,并且一般不围满而只围大半,瓣与瓣中间也无镂空装饰。

靓丽人生000 142024-06-01

明清的佛像就构成了今天中国古代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明代铸造金铜佛像非常兴盛。明早期的汉传佛教造像,身材比例比较适中,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腴而不虚,近人而不俗。造像胸部、腹部的起伏和平简的外衣形成对照,富有整体感。明嘉靖以后,特别是万历年间,汉地造像独盛一时。这一时期的佛造像多头大身长,体态丰臃,传世品较多。明代铸造的金铜佛像工艺精湛,造型比较优美。从造像的风格上来看,更加贴近了生活,世俗化的味道更加浓厚。从造型佩饰上看,菩萨基本上是袒露上身,下着大裙,肩上搭有帔帛等等。服饰贴体而轻柔,衣纹和衣饰的刻画运用写实手法,视觉效果非常逼真。

小雨012345 6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