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耐火砖工艺路流程是什么?

提问者:二x小b姐2024-05-25

:1.等速干燥阶段。在此阶段水分大量排出,当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不变时,水分的排出速率近似是恒定的,故称为等速干燥阶段。此阶段水分的蒸发仅发生在坯体的表面上,干燥速度等于水分的蒸发速度,任何影响表面蒸发的速度都能影响干燥速度

天蝎工科男 322024-06-04

耐火原料的公益性质主要取决于原料的矿务组成与颗粒组成,与耐火材料的制造工艺密切相关。这类性质主要有粒度与颗粒尺寸分布,细度与比表面积,可塑性与结合性,干燥收缩与烧成收缩,烧结温度与烧结范围等。
一、粒度与颗粒尺寸分布
粒度是指耐火原料的颗粒大小。颗粒尺寸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简写PSD)是指连续的、不同粒度级别(以mm,μm或筛孔网目表示)范围内,各粒度级别的颗粒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粘土类原料的颗粒尺寸分布对其可塑性、干燥性能、烧成性能都有很大影响。原料的颗粒尺寸分布对耐火制品的体积密度、气孔率、机械强度及热震稳定性等的影响也十分明显。要想得到质量稳定的耐火材料,除对原料的化学矿物组成有所要求外,对其颗粒尺寸分布也应有明确要求。
颗粒尺寸分布的测定通常用筛分分析与颗粒分析仪。筛分分析有干法筛分与水法筛分。由于受筛网孔径的限制,筛分分析适合于做较粗颗粒(>10μm)的颗粒分布测定。颗粒分析仪通常用于黏土及微分等级细颗粒的尺寸分布测定。
二、细度与比表面积
细度表示粉状原料的粗细程度,常以标准筛的筛余百分数或比表面积表示,也可用颗粒大小的百分比组成或单位重量物料的平均直径来表示。细度与粒度没有严格的区别,只是前者习惯于细粉状原料粗细程度的表示。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原料所具有的表面积,单位为m/g。比表面积分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理想的非孔性原料只有外表面积;但带有气孔的原料除外表面积之外尚有内表面积。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较多,常用的有气体吸附法、有机分子吸附法和透气法等。
三、可塑性与结合性
物质受外力作用后发生变形而不产生裂纹,在外力解除后,变形的形态仍然保留而不再恢复原状的性能称为可塑性。可塑性是结合粘土的一个重要的成型工艺指标。可塑性与固体颗粒吸附水的性能、比表面积和水量有关,如黏土加水后,由于在大量黏土颗粒表面吸附一层水膜,使颗粒间既便于在外力作用下滑移,又具有一定的结合力,因而具有较高的可塑性。

幸福航海家 422024-05-23

1.等速干燥阶段。在此阶段水分大量排出,当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不变时,水分的排出速率近似是恒定的,故称为等速干燥阶段。此阶段水分的蒸发仅发生在坯体的表面上,干燥速度等于水分的蒸发速度,任何影响表面蒸发的速度都能影响干燥速度。因此,在等速干燥阶段,干燥速度与坯体的厚度及最初含水量无关,而与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和运动速度有关。
 洛阳华珩  
2.降速干燥阶段。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坯体中的水分减少,坯体中的有效蒸发面积减少,干燥速度逐渐降低。水分从表面蒸发的速度超过自坯体内部向表面扩散的速度,因此干燥速度受空气的温度、湿度和运动速度影响较小。水分向表面扩散的速度取决于含水量、坯体内部结构、水的粘度及物料性质等。通常非塑性和弱塑性料水分的内扩散作用较强,粗颗粒比细颗粒强,干燥温度越高,扩散也越容易。
 
3.平衡干燥阶段。该阶段干燥速度逐渐趋近于零,最终坯体中的水分不再减少,留在坯体中的水分等于固体颗粒所吸附的平衡水。平衡水的含量取决于物料的性质、颗粒大小和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湿度。根据工艺条件的要求确定最终的含水率,过高则降低砖坯强度和炉窑效率,过低则在大气中增湿,浪费干燥能量。

我吃了一鲸 8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