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纯氧化锆陶瓷烧结开裂怎么弄?

提问者:cleopatrazz2024-06-01

粉料制备,由于稳定的氧化锆的硬度较大,一般在钢球磨机中球墨,球墨后进行酸洗,然后用水清洗之中性,烘干。
采用注浆法成型,用上述料在瓷球磨筒内配置中性泥浆,料:球:水:胶液(阿拉伯树胶)=1:1.5:0.6:0.15。
原料要求氧化锆采用超细粉末(小与0.05um),纯度为99.5%
烧结:在中性或氧化气氛中,在1800--1840度下烧结。

若曦0518 282024-06-14

由于稳定的氧化锆的硬度较大,一般在钢球磨机中球墨,球墨后进行酸洗,然后用水清洗之中性,烘干。采用注浆法成型,用上述料在瓷球磨筒内配置中性泥浆,料:球:水:胶液(阿拉伯树胶)=1:1.5:0.6:0.15。原料要求氧化锆采用超细粉末(小与0.05um),纯度为99.5%。
烧结:在中性或氧化气氛中,在1800--1840度下烧结。氧化锆的相变有很大的体积变化,从而进行能量的吸收或者释放,你最好找一下氧化锆的一元相图,看一下相变点,这可能是开裂的主要原因。此外,对于解决氧化锆的相变,很多都是通过掺杂来抑制相变,比如有做高温燃料电池经常用的YSZ或者SSZ,都是将某个相通过掺杂,稳定到室温。一般都要掺杂Y氧化物或其他材料来抑制氧化锆的相变,如果您没有添加任何抑制剂,烧结过程开裂是必然的。

L趣多多 322024-05-29

坯体厚薄不匀有造成开裂的可能,坯体入窑水分太大也会造成开裂,烧成制度不合理是造成开裂的主要原因。例如:进车不匀,预热带温度过高,进车速度太快等。
干燥过程开裂,原因请参考干燥过程的三个阶段:等速干燥、第一降速干燥及第二降速干燥。等速干燥阶段是坯体表面水挥发的过程,通过液膜在气液两相传质,各个位置无浓度差,外部条件一致,为匀速干燥;等表面水挥发完后,坯体内部自由水在毛细力驱动下向外挥发,此为第一降速阶段;第二降速阶段为少量自由水及结合水向外排放的阶段。因此,引起干燥开裂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毛细力大于坯体自身强度。此外,毛细力的大小与水(坯体内的溶剂)表面张力等相关。解决干燥变形及开裂,主要在于控制好(降低)两个降速阶段的气液传质速率。提高外部环境湿度、降低环境温度、减小坯体内溶剂(水,通过置换)的表面张力等。
要解决烧成阶段开裂问题,必须了解不同材料体系的烧结原理,固相烧结、液相烧结或者两者并存,烧结过程中有无相变(体积变化)。其实质就是传质。所以解决办法就是首先保证坯体各部分均匀受热,再次就是在发生烧结(产生液相、出现新相等)的温度段减缓升温速度、延长保温时间。

基斯颠奴86 5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