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谁能介绍一下泳池水处理方法?

提问者:阿满思密达2024-05-29

1)漂白粉:它是次氯酸纳、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为白色至灰白色的粉末或颗粒。有显著的氯臭,性质很不稳定,吸湿性强,易受水分、光热的作用而分解,亦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水溶液呈碱性,水溶液释放出有效氯成分,有氧化、杀菌、漂白作用,但有沉渣,水表面有一层白色漂浮物,对胃肠粘膜、呼吸道、皮肤有刺激,并会引起咳嗽和影响视力。
用量:每1000m3约20~30Kg。
2)漂水(次氯酸纳):为烧碱溶液通过氯气而制得。其有效含氯量大于(等于)10%(国家标准),其余90%为盐水,。是无色或淡绿黄色液体。它可与水无限比例混溶,一般来说,商品漂水有效氯含量参差不等都低于国家标准。
漂水呈碱性,当遇热、遇光、遇还原性物质、遇有机物易爆炸分解,属于强氧化剂类危险品,在光合作用下迅速分解成氯化钠、氯酸钠和氧气,次氯酸钠在水中PH值大于6.5时就开始电离分解成大量Na+(钠离子)和CIO_(次氯酸根),在碱性环境下,次氯酸根杀生效果很差,只有次氯酸的1%,显然如果能稳定次氯酸,使其不能离解为次氯酸根,则杀菌效果可以增加99倍。因此,近年来,开发出的三氯异氰尿酸(TCCA)逐步取代了漂水。
3)三氯异氰尿酸(TCCA)
三氯异氰尿酸(TCCA),别名强氯酸,白色结晶粉末,亦有加工成粒状、片状,是有机氯类消毒剂,不易分解,在干燥环境里保存1年,其有效氯含量仅降低1%,三氯异氰尿酸(TCCA)水解过程中几乎全部以次氯酸形式存在,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使病源菌的蛋白质氧化变性致死,因次氯酸分子小,穿透能力强,因此,其杀菌效果就高,据测定,在同样浓度下,杀菌力比漂水强80~100倍。
另外,TCCA药效持续时间长,具有氧气的消毒作用,能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下水后沉淀速溶等优点,加药量每m32~3克。
4)液氯
液氯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巨毒气体,储存、运输、使用均需要专用设备和专业人员,使用该药极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且氯气易泻出液面、有臭味、污染环境,游泳池已很少使用。

蛋塔阿姨 412024-06-14

最好就安装游泳池水处理系统,如果在水面和水底都安装了游泳池水循环过滤的回水系统并让水面回水系统可以把水中比重小于1kg/l和等于1kg/l的杂质吸入循环过滤系统,同时,水底的回水系统可以把水中比重大于1kg/l和等于1kg/l的杂质吸入循环过滤系统。这样以来,只需同时处理水面和水底的杂质。
如果池水在水面没有回水系统来进行循环流动,那么池面就是死水区;如果池水在池底没有循环流动过滤,那么池底就是死水区。处理后的池水进池给水时,要求布水均匀,无死区,无短流。
给水方式有池底垂直给水和池壁水平给水两种;回水方式也是两种:撇沫器加底排回水、溢水槽加底排的回水方式。把2×2的给水和回水方式排列组合,就可得出4种游泳池水循环方式,这些游泳池水循环方式在国外都在使用,它们是:a.最佳循环方式:①池底垂直给水,溢水槽加底排回水系统。b.最常用循环方式:②池壁水平给水,撇沫器加底排回水系统。c.可用的循环方式:③池底垂直给水,撇沫器加底排回水系统。④池壁水平给水,溢水槽加底排回水系统。

出走的熊猫 342024-05-28

你好,游泳池水处理一般采用以下步骤:混凝、澄清、吸池、消毒、循环过滤。
   混凝:利用铝盐、铁盐、高分子等混凝剂与水中的杂质通过絮凝和桥梁作用生成大颗粒沉淀物,然后通过吸污过滤予以除去。
 澄清:通过混凝剂作用形成的大颗粒在游泳池内静止分离,沉淀物沉在池底,上层得到澄清水。吸池:通过专用的游泳池吸污机,将沉在游泳池池底的沉淀物除去。
   消毒:加入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藻类等。循环过滤:将处理过的水,通过泵流经装有石英沙、活性碳或其他特殊过滤材料的装置,截留水中残留杂物,使水质进一步净化。

陆陆1234 23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