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宋钧窑鉴定的方法是怎样的?

提问者:苏州许一2024-05-26

钧窑瓷器是北宋时期出现的一种最特殊的青瓷,它的前身,显然是唐鲁山窑花釉瓷器,钧窑窑变的特殊  性,除了在于强还原焰下呈现的铜从2价还原到0价而出现的姹紫嫣红外,特殊的釉面结构也影响到  它的显色,一般来说,钧窑的釉区别于其他窑口青瓷的最大之处,是它的釉结晶结构,呈现一定的纤维状,如果你用放大镜观察钧窑瓷器的釉面,不难发现,这种纤维状结构主要是显色部分,而纤维状结晶和玻璃状均质结晶(就是不显色部分)之间,有很大的气泡,这些气泡有不少突破釉面,造成钧窑瓷器釉面呈现橘皮棕眼状,这显然有助于光在釉面的散射,使得钧窑窑变颜色的层次感更加丰富,这一般是加入石灰碱的缘故,所以说,钧窑窑变的呈色,铜的还原反应是直接原因,而石灰碱入釉则是间接原因。

jingmaotong 142024-05-13

钧瓷釉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这样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如蓝天中的晚霞。钧窑釉色大体上分蓝、红雨类、具体的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其中蓝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都具有莹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  钧瓷釉色有一种莹光一般幽雅蓝色乳光其色调之美妙不可言。釉色分两种一曰细平釉一曰橘皮釉。以烧制色釉“窑变”为其特色。  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它青瓷的另一个特色。钧釉中的紫色引人注目。各种紫色是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钧釉的紫斑在工艺上是将青蓝色的釉上有意涂上一层铜红釉所造成的。

嘉怡别墅 422024-05-11

你好,首先是均瓷特征:
1、胎体细密,呈浅灰色。
2、  釉质肥厚,晶莹匀润。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因为首创以氧化铜、钴等金属矿物质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成功烧制了铜红、天蓝、月白等色釉,为我国瓷工艺美学开辟了新的境界。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蓝色较深的称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月白。均有荧光般幽雅的光泽。
3、天蓝色乳光釉是一重要特色,通过窑变,可产生玫瑰紫、丁香紫和茄皮紫等色调。
4、首创烧成铜红釉,青中带紫,宛如蓝天中绚丽的彩霞。
5、  釉面往往有黑斑点和棕眼,一般多有“蚯蚓走泥纹”(像蚯蚓在釉面上走过留下的痕迹),但未必都有。
6、口沿及边棱凸起的薄釉处多呈米黄色。
7、  铭文不多,北宋后期主要是刻“一”到“十”的数字,器物越大,数字越小,器物越小,数字越大。出数字外,铭文尚有“奉华”、“省府”和“蔡”字,蔡为宋时权臣蔡京和其子蔡绦之姓,亦有“养心殿遂安用”、“养心殿明窗用”及“养心殿”、“重华宫”、“景阳宫”、“钟粹宫”等。笔画较细,均为后壳款字。
8、外底均施以芝麻酱色釉。
9、主要装饰为鼓钉。
辨伪:芦氏仿宋钧是近代最早、也是较为成功的仿伪之作,对恢复钧瓷的生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精品之作虽已达到了真假难分的程度,但还是有较为明显的破绽。如仿宋钧釉绝无“蚯蚓走泥纹”,窑变红斑发暗,且内外各半,自成片段,不及宋钧自然。1907年,芦氏第二代艺人芦光东已成为一名优秀的钧瓷工匠,烧制的钧瓷精品与宋钧相比,几能乱真。钧窑瓷器仿制品的大量出现应该是近几年来的事,由于钧窑瓷器普遍不存在花纹装饰,故其作伪者主要是伪造真品的釉色和造型。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感觉不会再 27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