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中国传统古典家具的制作工序是什么样的?

提问者:女儿我爱你2024-05-18

中国古代最广泛的使用家具是从1000多年前的唐代开始,到五代又进一步发展。进入宋代时,家具无论从种类、造型、制作及材料方面都已进一步地完善形成了质朴、简洁的特色。明代家具是中国古代家具的代表,从选料、工艺、功能到装饰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至今声誉不衰,博得人们的高度赞赏及回味。  
明代家具多用紫檀、花梨、铁梨之类硬木,也用楠、樟、胡桃、榆等硬杂木。这些材料不仅坚实又富有弹性,而且棕眼细密、纹理清晰、色泽柔和。加工表面时又多用蜡而不涂漆,更加显露出朴素的“肌理”之美,显现轻巧、挺拔、简洁的特色。  
清代前期家具基本上继承了明代传统,但由于当时宫廷极端追求装饰效果的风尚,使清代家具,特别是北京故宫里的家具,日益趋向繁缛。过多的雕饰破坏了家具的整体造型,也减弱了家具的实用功能。清代家具的进步和成就主要表现在雕漆、填漆描金家具方面,这些工艺都是新的创造和发展。此时,家具同建筑居室有了更密切的联系,一般厅堂、卧室、书斋都有了配套常用家具。明代民间家具向更加实用和经济的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明式家具往往是指明及清前期(清康熙、雍正时期)制作的家具。因为清初的家具在形式上仍然继承了明式的风格,在结构上没有多大差别,因此统称为“明式家具”。而清式家具则是指清乾隆以后制作的家具。明清两代在家具制作风格、造型结构、装饰手法、所用材质上都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都是判定家具时代的重要标准。  
明代是中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明式家具大体上保留了中国家具传统的装饰风格及制作手法,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巅峰时期,大体上造型质朴简洁,刀法疏朗明快,不事雕琢。在艺术造型、工艺技巧和实用功能等方面,都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简洁的时代特色。  
如今,明清古董家具成为西方各大博物馆竞相收藏的艺术品,是中国继书画、陶瓷之后的第三大艺术收藏热点。这些家具线条简约,造型典雅,完美地融合了艺术、文化和实用的功能,被西方学者认为是当今中国“继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陶瓷后,又一载入青史的国粹”。

纯爱火乐 492024-05-18

古典家具要求形、色、意、质、贵五个基本点。
  形就不多说了,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规格。
  色是很关键的部分,古代劳动人民认为朴素的颜色是吉祥的象征,而士族阶级喜欢使用多色调的搭配,最早的时期我还没看到什么关于家具的资料,只是参考到从宋代开始人们比较讲究家具的本色位。由于紫檀木到明代已经变的十分稀有,普通木材制造的家具本色已经难以维持较高水准,明中后期就广泛使用彩漆做涂料了。这和我们现在的家具上色多少有点像。
  意一般是必须突出家和、吉祥、如意、长寿、多福、添子、财富、官运等意境。不同的时代古人喜欢根据拥有的财富和地位把家具形态表现出不同的意。拿乾隆年间的家具来说,人们比较喜欢将宝石、竹丝镶嵌,拼出图案作为表面装饰,上到官家下到百姓。
  质就是指质量,古代人也讲究选材的上乘,即使是普通老百姓家也希望家具能使用上好的材料,梨木,枣木,紫檀木,红木都是百姓所津津乐道的。古人讲究材料的质量更甚于现代人,因为大多数家具在加工过程中都要选择雕刻。其中清代家具又以广东、福建地区的雕刻为上乘,这些地方的家具工艺又对材质的要求极为苛刻。
  贵,表面我们就将它理解为好的寓意。家具代表富贵和财富早在先秦时期就非常盛行了,但是中国人是讲究风水的民族,我对风水没什么研究,这里也只能点到为止了,有兴趣你可以自己去看一下关于家居风水的书。

潇湘涵雪 43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