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古代钟表计时方法有哪几种?

提问者:萌萌尛宝贝2024-05-22

1、圭表,利用了立竿见影的道理来测量日影长度,.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2、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
3、铜壶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壶”。用一个在壶底或靠近底部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  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的多,应用也普遍,成为历代计时的重要工具.
 4、焚香计时等。除了以上的计时方法之外,我国古代人们还用“沙漏”、“火计时”、“烛光计时”“焚香计时”等方法来计时。

一纯佛雨 42024-05-24

主要如下:
1.太阳、月亮和星星    古代,人们仰望天空来判断时间。太阳显示日期,月亮显示月份。古巴比伦人把一天分成24个部分,也就是24小时。
2.日晷      人们注意到,随着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树木和岩石投下的影子从一边移到另一边,以此可确定一天时间的变化。
3.水计时    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使用水钟计量时间。水从一个碗滴到另一个碗。
4.火计时    古代中国人通过燃烧一根以固定间隔打结的湿绳子来计时。后来,人们记下了燃烧一根蜡烛或一盏油灯里的油所需的时间。
5.沙漏    沙子以均匀的速率从一个玻璃球流到另一个玻璃球。许多年来,水手们携带这些计时工具出海航行。

土豆泥nice 472024-05-17

圭(读作guī)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它利用了立竿见影的道理来测量日影长度。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在太阳光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测量表影的长度和方向,则可知道时辰。后来,发现正午时的表影总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制成的尺子平铺在地面上,与立表垂直,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另一头则伸向正北方向,这把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叫“圭”。正午时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读出表影的长度值。
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射,表影则最长。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譬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于365天多的数值。
日晷(读作guǐ)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  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
铜壶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壶”。即用一个在壶底或靠近底部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  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的多,应用也普遍,成为历代计时的重要工具。
古时人们没有闹钟,除了用水流来计时外,中国民间也有利用点香来计量时间的。龙舟香漏就是利用烧香来计时的仪器,但它还具备响闹的功能。一艘龙舟形的盛器上放着一根点燃着的香,香上每隔一段放着一根两头挂着金属球的线,每隔一段时间,香便会烧断一根线,使金属球掉进下面的盛器,发出响声,报告时间。用龙舟香漏计时虽然精度不高,但简单易行,极其适合民间使用,所以曾经十分流行。
其他还有、火龙出水、赤道式日晷、赤道经纬仪、浑仪

我家的笨笨蛋 49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