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谁了解雀梅盆景的制作与养护的方法?

提问者:dragontattoo2024-06-07

雀梅是树桩盆景的极品,具有刚正不阿的气质,萌发力强,适应性又好,生命力旺盛,四季多变,千姿面态,适合制作各种样式的盆景,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我国广东、福建及江浙一带极受欢迎,是主要盆景树种。  
  雀梅盆景虽好,还得精心养护,才能枝繁叶茂,略有疏忽,容易发生“四片”,会令你伤透脑筋。造成“四片”原因较多,主要是管理不善,养护环境和营养元素不能适应它的需要。盆土通透不畅,过干过湿,大水大肥,强光暴晒,通风不良,急于强扭造作,损伤皮层,病害虫害,破坏某部位的输导组织,形成坏死,都会产生“四片”。出现“四片”后,要立即翻盆,采取补救措施。除日常精心养护外,要保护好根干,多喷叶水,承受夜露,保持叶面洁净。一定部位蓄养新枝,保持艺术布局不受损害,尤其不能再施肥,注意水分、气温、湿度的掌握,并采取防治病虫等养护措施,让其在适合的小气候中复苏生长。  
  根据实践,可使雀梅四季常绿。其做法是,通过数次控水、摘叶、补肥,使叶片越长越小,越长越茂盛翠碧,不断提高它的观赏价值。尤其中秋后的一次摘叶至关重要,等再萌全叶,寒潮将临,入冬可移至室内向阳南窗下,保持流通空气,使雀梅冬不凋叶,安全越冬,翌春补肥,促使雀梅叶尽快新老交替。  
  由于雀梅质地坚硬,刚直挺拔,一般不必强扭攀扎,采取“蓄枝截干”,利用新枝繁多的优势,修剪成错落有致的云片状或自然大树型,风姿自然呈现,成为真实优美的艺术型态。

Shenyangman。 422024-06-20

雀梅的移栽多在冬末初春植株萌芽前进行,由于其木质结构紧密、坚硬,树干和老枝生长缓慢,栽种前要根据树桩的形状仔细考虑,然后将多余的枝条剪除,一旦不慎将必要的主枝、侧枝剪去,补救便十分困难了。栽种时将主根截断,多留侧根、须根。对于因挖掘时间过长而失水的树桩可在清水中浸泡一下,以补充水分,然后栽于排水良好、不含太多养分的沙土中,树干的中、下部也可用沙土封埋,以免因水分散失过多影响成活。栽后浇一次透水,北方地区因气候干燥寒冷,要罩上透明的塑料膜保温保湿,以后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经常向枝干喷水,随着温度的升高,可视植株的萌芽情况,打开塑料膜进行通风炼苗。雀梅树桩易出现假活现象,原因是植株生根前,本身所贮藏的水分和养分会使其萌发新芽,甚至长出新枝,因此在生长季节一旦发现新芽、新叶停止生长,就要遮光,向植株喷水,并将过长的新枝剪短,以免再消耗树桩本身的养分,导致植株死亡。栽后的第一年不要蟠扎、修剪,也不要施肥,以促使新的根系生成。第二年春季如果树桩萌发正常,可将封埋树干的沙土逐渐去掉,并对枝条进行初步的造型。  
  雀梅盆景的造型应根据树桩的形态,加工成斜干式、直干式、卧干式、悬崖式等不同款式的盆景,树冠既可制成规整的圆片形,也可加工成潇洒扶疏的自然形。主枝、侧枝用金属丝蟠扎,细枝和圆片则靠修剪来完成。制作好的盆景可在早春植株萌芽前移入紫砂盆之类的细盆观赏。  
  雀梅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除夏季高温时要适当遮光,避免烈日曝晒外,其他季节都要给予充足的光照。生长期应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经常向叶面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叶色碧绿宜人;每15天左右施一次稀薄的肥水,施肥应在盆土稍干燥的情况进行,施后浇一次透水,以利植株的吸收。雀梅萌发力较强,应经常修剪整形,及时剪除影响造型的枝条,由于剪枝后会促进侧枝的生长,因此其枝叶越剪越密,树形也更加美。冬季放在室内光线明亮处,节制浇水,停止施肥,0℃以上盆土不结冰即可;在气候较为温暖的南方也可在室外避风向阳处越冬。每2至3年换盆一次,盆土宜用含腐殖质丰富、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Hello,umi酱! 15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