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是什么?

提问者:nanami小明2024-05-16

合肥玖栎装饰帮您解答’吊脚楼的营造充分利用当地石、木材料,不用一颗铁钉,全用木条做铆,牢固耐用,有“墙倒楼不倒”的说法,营造技术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

CISSYZHANG74 152024-05-29

吊脚楼是分布在鄂、渝、湘、黔交汇山区土家族的独特建筑形式,它是结合当地山多岭陡、木多土少、潮湿多雨、夏热冬冷等生态特点而建造的具有典型生态适应性特征的传统山地建筑,它同时也是土家族民风民俗、艺术审美等多种文化取向的具体实物载体.深藏于鄂西恩施州宣恩县大山中
以鄂西彭家寨的吊脚楼群为例,在建筑实地测绘基础上,从建筑选址、空间布局、建造技术、文化传承等角度对土家族吊脚楼这一独特而优美的传统建筑形式进行描述.

土豆泥nice 92024-05-16

吊脚楼就是土家文化中的一个富有民族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吊脚楼这一古老民居,为“干栏”建筑的一种主要形式,是鄂、渝、湘、黔地区土家族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模式。传统吊脚楼属纯木结构建筑,采用穿斗式,不用一钉一铆,梁、柱、枋、板、椽、檩、榫均以木加工而成,一般依山就势,以吊脚之高低来适应地形之变化并将楼房与平房结为一体,故有人称之为“半干栏式建筑”。但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尤其是近年来土家族社会的巨大变迁,吊脚楼在用材上也开始使用现代建筑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传统土家族吊脚楼的现代转型与调适。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按其平面大体分为五种类型:    “一”字型、“L”型、“撮箕口”型、“回”字型、“复合”型和“现代”型等。

尚同家园 52024-06-01

土家族先民古居溪州。早在采集狩猎时期,土家先民以树筑巢、以石垒屋、以石洞而居。“洞穴居”后来与兄弟民族建筑文化交融后发展成明清时期的封火统子大屋;“树巢居”则是土家先民为防潮湿防野兽在树上搭建居住的简陋窝棚,后与兄弟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发展成今日的转角吊脚楼,成为溪州土家族当代的主要建筑风格。土家族转角吊脚楼建筑风格的形成,除了与兄弟民族建筑文化在人类生产发展中不断取长补短、推陈出新的历史原因外,还有武陵山区恶水凶山坪地少,建房必须依山就势的客观原因。

装饰小板凳 22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