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古人在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提问者:贱贱骚年2024-05-28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全能小吃货 292024-05-18

登高: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小乖candy 112024-05-24

重阳节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浅浅浅浅灰 502024-05-11

登高,赏菊,配茱萸,吃重阳糕,饮菊酒,放纸鸢。

家装e站重庆站 202024-05-17

赏菊,配茱萸,吃重阳糕,饮菊酒,放纸鸢。

小超人0606 392024-05-12

登高,赏菊,配茱萸,吃重阳糕,饮菊酒,放纸鸢。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陈英杰哥哥 112024-05-27

你好,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陳詞濫雕 242024-05-28

重阳节习俗  登高:九月,秋高气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这实际上是一种野游,为我国人民一种传统的体育活动。  赏菊: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花气幽香,给节日增添了不少色彩。近年来,有人在重阳节时互相赠送菊花,以表示友谊和祝愿。  饮菊花酒:据说古时候,人们在重阳节的时候都要饮菊花酒,这种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造的。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要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起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初九饮用。据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确实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插茱萸: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分吴茱萸和食茱萸两种,春开紫色花,秋结紫黑色果实,性味酸、涩、微温,入药制成酒,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可治遗精、腹痛、吐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症。《齐人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可见古人有重阳喝茱萸酒之习俗。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叫“菊糕”、“花糕”。因“糕”与“高”谐音,重阳佳节,不能登高而吃点糕,也可聊以自慰。  骑射活动:南北朝时,皇帝规定:每年的重阳,人们必须练习骑马射箭,并把骑马射箭作为一种武举应考项目,只有步射和骑射都及格了,才能参加其他项目的考试。唐代,皇帝曾规定:重阳节时,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齐集于玄武门练习骑射。

非飞卖品 62024-05-16

重阳节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虎虎生威2015 462024-05-22

无可奉告

雪皑皑xueaiai 32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