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立体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是下面哪一个?

代表人物编辑 立体画派毕加索《亚威农少女》 1907年,26岁的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完成了的立体主义创作的代表作:《亚威农少女》。 这幅作品用了毕加索四个月的时间,创作了17张草图。作品完全打乱了传统绘画的全部技巧,画面上是五个裸体少女。他们的身躯是粉红色的,没有什么装饰。左面3人身体呈菱形,眼睛是橄榄形的,似乎戴着面具,具有黑人雕刻的特点。其中一人的一只手不可思议地反转到身体的侧右方向拉着赭红色的幕布,另有一个有一只几乎占据全脸的眼睛,另两个裸女是正面像,但尖尖的鼻子却是侧面的,右边的两个面目狰狞恐怖,仿佛从阴间闯来。蹲着的一个脸部转向右方,站着的一个脸部是一个突出的鼻状物。这五个少女排列成从左下方到右上方的对角线,在蓝色的背景映衬下显得非常突出。蓝色使他想起戈索尔那美丽宜人的风光。但观众看到的是一群几何形变异的女人。右边坐着的一个女人象戴上假面具一般,当她转过身来,脸容十分可怕,就像从阴间爬出来的鬼魅,颜色却又像烤熟了的乳猪。最左边一个女人,正拉开赭红色的布幕,为要展示她的姊妹们的菱形身体。她那严肃的表情,侧面的轮廓,简直象埃及的壁画。中间还有一堆水果。总之,这些形象使人观后产生作呕感。当诗人把这些形象与亚威农相联系时,观众似乎受了侮辱一般,责骂毕加索的鄙俗。殊不知,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领域。不仅在美术上,连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上,都引起了共鸣。《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勃拉克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立体画派乔治·布拉克 在立体主义画家中,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旦畅测堆爻瞪诧缺超画1882—1963)的影响,实际上并不比毕加索小。他与毕加索同为立体主义运动的创始者,并且,“立体主义”这一名称还是由他的作品而来。另外,立体主义运动中有多项创新也皆是由他作出,例如,将字母及数字引入绘画、采用拼贴的手段,等等。布拉克的作品多数为静物画和风景画,画风简洁单纯,严谨而统一。“他比所有其他的立体派画家更多地带来不可缩减的具体和一针见血的分析,带来少有的和谐色彩和他的任何同伴都无能为力的典雅流畅的线条”。 布拉克出生于塞纳河畔阿尔让特伊的一个漆工家庭,其父亲和祖父都是业余画家,这使他自幼便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1893年,布拉克全家移居勒阿弗尔,不久他便在当地一所美术学校学习。1902年,他进入巴黎美术学校,受到博纳的指导,后又转入安贝尔学院。他于1904年创办了自己的画室。1905年在参观了秋季沙龙之后,他对野兽派绘画产生浓厚兴趣,遂在以后两年中参加了野兽派绘画运动。不过,他的作品却以其“安详如歌一样”的基调,与那种色彩强烈、笔法奔放而令人兴奋的地道的野兽派作品风格迥异。“他的性情极为平稳,因而不滥用野兽派画家陶醉其中的自由。”(雷蒙·柯尼亚等合著(现代绘画辞典),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39页)。1907年,他与毕加索相识,深为其作品《亚维农的少女》所倾倒,两人遂成为至交,共同筹划起立体主义运动。1908年,布拉克来到埃斯塔克。那儿是塞尚晚期曾画出许多风景画的地方。在那里,布拉克开始通过风景画来探索自然外貌背后的几何形式。其《埃斯塔克的房子》,便是当时的一件典型作品。在这幅画中,房子和树木皆被简化为几何形。这种表现手法显然来源于塞尚。塞尚把大自然的各种形体归纳为圆柱体、锥体和球体,布拉克则更加进一步地追求这种对自然物象的几何化表现。他以独特的方法压缩画面的空间深度,使画中的房子看起来好似压偏了的纸盒,而介于平面与立体的效果之间。景物在画中的排列并非前后叠加,而是自上而下地推展,这样,使一些物象一直达到画面的顶端。画中的所有景物,无论是最深远的还是最前景的,都以同样的清晰度展现于画面。由于布拉克作此画的那个阶段,画风明显流露出塞尚的影响,因而,这一阶段又被称作“塞尚式立体主义时期”。立体画派莱热莱热(Lger,Fernand ,1881~1955),法国画家。1881年2月4日生于诺曼底的阿让唐,1955年8月17日卒于巴黎郊区。早年就读于巴黎装饰艺术学校和朱利安学院。40年代初旅居美国。1945年回国,政治上信仰共产主义。早期作品追求工整的形式美和单纯的色彩美。作品:《三个女人》立体画派格里斯格里斯(1887~1927)西班牙画家。1887年3月23日生于马德里 ,1927 年5月11日卒于法国布洛涅。曾参加法国立体主义社团。画风活泼带有装饰性。作品始终保持着明显可辨的实物形体,且色彩丰富、明亮,公正,有严整的结构性。作品:《吉他与乐谱》;

出走的熊猫 49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