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岁寒三友是指(3个)?

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岁寒三友,指松,流传至今、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梅三种植物。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

猪猪的面团 472024-05-27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梅、竹、松是取梅寒丽秀,竹瘦而寿,松石丑而文,是三益友之意。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将松、竹、梅围成团状;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洞门。
【拼音】suì hán sān yǒu
【英文】the three friends in cold weather岁寒三友
【解释】
竹宁折不屈,梅傲然挺立,松四季长春。
【出处】
宋·林景熙《五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事例】花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更堪红白山茶。(元·白朴《朝中措》)【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松、竹、梅。
天寒地冻,花木凋零。只有松竹梅这三位“朋友”欣欣向荣,一派生机。
岁寒三友〔右图册中图片,是用寿山芙蓉石雕刻的《岁寒三友》,图片来源:徐林(心若冰清):几件雕刻品〕
2 具体解析
2.1 竹
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也有一些。北京有个'紫竹院'的公园,里面就有竹子。岁寒三友北大校园里也有不少。我家的“小园”里,我也种了几棵,长得不错,一年四季窗前总是绿影婆娑,也可算“占尽风情向小园”了。竹子是重要的物质材料:盖房子、做家具都有它的用武之地。竹笋还是席上的美味佳肴。也可以经常进入“寻常百姓家”。竹子可以做成笙箫琴笛,发出丝竹之乐的“清音”。因此竹比松树更得文人青睐。竹子更是坚强,有着清新之美,没有名花的娇贵。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生存。
早熟禾科(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的通称。植物学文献中记载有75属以上,1,000多种,但其中许多是同物异名。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青篱竹属(Arundinaria)的少数几个种原产于美国南部,在该处沿河岸生长或生长于沼泽地区,形成浓密的竹丛。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周天侯的《颂竹》:苦节凭自珍,雨过更无尘。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便是它的写照。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竹子是森林资源之一。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竹子是常绿(少数竹种在旱季落叶)浅根性植物,对水热条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水热分布支配着竹子的地理分布。东南亚位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又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汇集的影响,雨量充沛,热量稳定,是竹子生长理想的生态环境,也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竹子常和其他树种一起组成混交林,而且处于主林层之下,过去很少受人重视。当上层林木砍伐后,竹子以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很快恢复成次生竹林。竹子用途不断扩大,经济价值高,人们植竹造林,形成人工林。次生竹林和人工竹林,又以它强大的地下茎向四周蔓延扩大。因此,近几十年来,地球表面森林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1988年以来,热带森林平均每年消失 2,425万公顷,每分钟消失46.14公顷),而竹林面积却日益扩大。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积约2,200万公顷。世界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为3大竹区,即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有些学者还单列“欧洲、北美引种区”。
2.2 梅
岁寒三友虽然没有遍布全国,甚至许多北方人没有亲眼见过。但由于历代文人的“炒作”,已经深入人心。为什么梅花如今会“位压群芳”呢?这是由于民族历史形成的集体潜意识所决定的。许多国画家在画梅花时,突出地表现在积雪的乾枯曲折的老树之上,绽出了朵朵鲜花。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象征着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品格。
2.3 松
岁寒三友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中国人最为崇拜的。
2.4 成语解释
(1) 指。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元· 白朴《朝中措》
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明·无名氏《渔樵闲话》四折
宋代林景熙《霁山集》四《五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篁为岁寒友,”
(2) 岁寒:喻浊世。三友:山水、松竹、琴酒。三者为浊世之中的清高之物
所谓“岁寒三友”,即将松树、翠竹、梅花
后来,松、竹、梅被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而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
3 相关事件。
岁寒三友。。。。。。
3.1 缘起苏东坡。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年),大文豪。苏东坡遭到权臣排挤,被贬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初到黄州时,苏东坡远离亲友,非常苦闷,唯有寄情诗歌,。以解烦忧。《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正是他当时心情的最好写照:“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稍后,家眷来伴、朋友来访使他的。情绪渐渐好转,然而生活上的拮据仍然是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经济困难,苏东坡自己开垦了一片荒地,种植稻、。麦、桑、枣等农作物。不久,他又在田边筑起一座小屋,在屋子四壁画上雪花,取名为“雪堂”。苏东坡在院子里。种上松、柏、梅、竹等花木。整个寓所被他装扮得素净典雅,十分切合苏东坡当时的心境。一次,黄州知州徐君猷。特意来雪堂看望他,见他的居所冷清萧瑟,便打趣地问他坐卧起居,满眼看见的都是雪,是不是太寂寞,太冷清?。苏东坡指着窗外摇拽的花木,爽朗地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思是说,清风吹拂和泉水淙淙的声音就。是两曲优美的音乐,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历寒冬而不雕谢的竹子和傲雪绽放的梅花,便是相伴严冬最好的朋友。徐。君猷见苏东坡在逆境中能以“松、竹、梅”自勉,仍然保持凌霜傲雪的高尚情操,非常感慨,从此对他更加敬仰。。
后来,松、竹、梅。被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而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
3.2 传统寓意图案。
《孤本元明杂剧。》缺名《渔樵闲话》四:“那松柏翠竹,皆比岁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清。高宗御制诗三集也曰:“南宋马远有岁寒三友图。所绘松竹梅。三友图在内府。乾隆帝有题诗。”据此,足见宋代已。把松、竹、梅作为岁寒三友了。这一图案花纹,明清以来的瓷器、衣料、家具、建筑等应用较多。
3.3 三友对联。
松柏风度 ,梅竹情操岁寒三友。
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 。
竹开霜启翠,梅动雪前春 。
吾爱松柏梅兰友,任尔东西南北风 。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
学翠竹到老虚心留劲节,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 。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翠竹青松白梅兰。岁寒三友
红梅傲雪花千树,青松耐寒叶万年 。
青松翠柏迎春至,白雪红梅送福来 。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梅松竹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
梅松竹岁寒三友,书画诗翰苑一池 。
松竹梅岁寒三友 日月星碧空一景 。
松竹梅岁寒三友,风雅颂文史四精 。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松竹梅岁寒三友,忠孝悌为人三要。
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 。
梅花铁为骨,绿竹虚作心 。
风吹竹叶龙摆尾,雨打鸡冠凤卢头 。
风摇竹影有声画,雨打梅花无字诗 。
雪里梅花称俊杰,霜中菊蕊是英豪 。
松花漫天千年药,桐叶满云五色香 。
松阴一径白云湿,花影半帘红日迟。
3.4 庙会小吃
一般人谈到岁寒三友皆知为松、竹、梅也。但是早年的京华,每届隆冬,亦有所谓“岁寒三友”,但非松、竹、梅,而指“半空儿”、冻柿子、海棠红”。
所谓“半空儿”,即果仁稀小的花生。那时一般干果行商,趸进大批花生,分别拣择其肥瘠,按货论价。花生果空而不实者,值最低廉,贩商购得,炒得焦熟,以其香甜气味,售诸爱好者,取名“半空儿”。寒冬小巷,常有小贩身背大麻袋,叫卖“半空儿,多给”。居民恒有爱食此者,儿童因出少许钱可买一大堆,亦喜而购之。小贩虽背大麻包,却并不沉重,简单易卖,很快售罄,满意而去。间亦有狡黠的摊贩,以“半空儿”掺入肥硕花生米中,论堆发售,待顾客购得吃时方知上当。
另一“友”为“冻柿子”。柿为秋熟果品。北京的西山、北山产量最丰。柿子初收上市,小贩叫卖:“赛倭瓜的大柿子——涩了换喇!”及至霜降过后,叫卖改为:“喝了蜜啦——大柿子!”就此两种吆喝声,便可晓得秋柿与冬柿之不同。柿初熟期,皮厚味涩,须经人工“漤”过,则色红味甘,食之清脆。一遇霜降,柿已熟透,涩味全消,而肉质熟烂,成为蜜汁,所以此时叫卖者以“喝蜜”来形容。到了冬令,经过严寒,柿子汁液冻结,用快刀切成薄片,食之凉澈心脾,且有润燥、利大便之功。当时或有谓能祛除煤气者,不知此言是否科学。
第三友者是“海棠红”。所谓“海棠红”,实是冬天已届全红的海棠。这种海棠经过严寒,冻得很坚实,街头小贩颇多贩卖,买主大多是孩童。此种海棠,手捏把柄,含入口内一咬,冷透牙根。笔者幼时常乐于此道,每与同玩小孩,各持一枚咬之,冰得每人频频挤眼而笑。我们淘气时,就把冻海棠用筷子夹起,接近炉火烤之,海棠冰质渐融;多烤一会,常因海棠皮破而发出吱吱声,然后再放入口中,那种凉不凉、热不热的味道,唯有孩子们才知其中乐趣。由于海棠全身通红,加上一烤,水汁漾出,其色更为鲜红,故称之为“海棠红”。
“半空儿”、“冻柿子”、“海棠红”这三位一体的“岁寒三友”,是北京人的独特享受。有些摊贩专卖此“岁寒三友”。
4 相关诗词
墨梅图题诗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墨竹图题诗
(现代)王心鉴
昨夜长风曾入梦,
月华流霜凝小径。 
前身许是王子猷,
袒卧幽篁守澄境。 
墨竹图题诗
(现代)王心鉴岁寒三友
千年复始又东风,
古国新篁傲群雄。 
纵使虚心逢盛世,
勿让高节隐蠹虫。
墨竹图题诗
(现代)王心鉴
梦醒无眠乱翻书,
三更兴酣酒难沽。 
谁摇清影扫落叶,
好竹只种两三株。
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君不见,岁之寒,
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
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
迥干春风碧云里。
咏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松柏风度,
梅竹情操。
格超梅以上 ,
品在竹之间。
竹开霜启翠 ,
梅动雪前春。
吾爱松竹梅三友,
任尔东西南北风。
品若梅花香在骨 ,
人如秋水玉为神。
虚心竹有低头叶 ,
傲骨梅无仰面花。
学翠竹到老虚心留劲节,
敬苍松久经 风雨不知寒。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尘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墨梅图题诗
(现代)王心鉴
冷月寒风破混沌,
铜枝铁骨赤子心。 
不羡花房诸君子,
独立冰雪作真人。 
墨梅图题诗
(现代)王心鉴
昨夜罡风驱黯霾,
短篱疏落冬草衰。 
留得枯蕉遮新雪,
未解霜华却润梅。

英式风情茶 152024-05-25

竹子,冬青,梅花

吾ci吾ci5757 182024-05-21

松竹梅

茶痴吃茶去 412024-05-15

松,竹,梅

红色芍药 372024-05-17

松梅竹

rayyeung23 32024-05-19

松竹梅三种植物,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

红色芍药 242024-05-31

梅竹菊

吃货kumiko 422024-05-13

梅,兰,竹

robert8727500 442024-05-12

松、竹、梅

Miko米粒 37202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