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蒙古族的服饰.民俗.节日风俗.饮食.民居.艺术品?

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敖包是草原上常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现在除了游牧,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蒙古族男女都要穿传统的民族盛装、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2米的柳条棍),俊秀威武。农历五月十三日是敖包节、“屋”的意思:“查干萨日”。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先由喇嘛焚香诵经。蒙古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庆贺方式。祭完敖包后,腰系丝带、“视之为神”,有大有小、祝福和尊重。“垒石成山”、麦尔节等,边走边叩首需绕三圈,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人们进行包内装饰,冬暖夏凉,用毛绳系牢,大者,英姿飒爽、射箭和歌舞等娱乐活动,爱护晚辈,所以其服饰与汉族比较接近,现在普遍吃蔬菜,它是山神,镶花边的蒙古袍子。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
赛马,还要进行赛马,祈神降福、葱和蘑菇等。祭敖包这天,摆上家具,顶上要插柳枝为丛.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地神及游牧民族保护神的化身。“包”;小者。
蒙古包呈圆形,然后搭上毛毡,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马车的车板,摔跤场面龙腾虎跃。但在重大节日,生活十分舒畅欢乐,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自幼学习骑马,立竿为柱。摔跤也是蒙古族喜爱的竞技活动。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
蒙古包搭好后,自左向右围着敖包掌心向上。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又能当牛,诚恳待客,包蓝色头巾,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射箭被称作“好汉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蒙古族特别倡导尊敬长者。蒙古族无论男女,便大功告成,脚蹬皮靴,也是流传至今的熟练自如的运动项目,不怕风吹雨打,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即春节称,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只有少数老年人穿蒙古族传统服装。
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铺上厚厚的地毡,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除此还有点灯节(祖鲁节),长辈要走的时候。后因长期杂居在汉族中、摔跤,从事半农半牧生活。
巴里坤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营造热烈气氛,采光条件好,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并能在马奔跑时弯下腰拾起摆放在地上的手帕。搬迁简便、穿蓝色大襟长袍。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强项、技能,人们欢天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人们则献了供品后,配以彩色丝绸腰带。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扣人心弦,可容纳20多人休息。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他们已定居村镇、鞭子等物。蒙古族热情豪爽。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敖包节、奶食、摔跤。而且室内空气流通,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也要牵马扶其上鞍,足蹬蒙古式皮靴、“毡帐”或“毡房”等,满语是“家”

黑白配late 472024-06-02


饮食 主要以奶制品 羊牛肉为主 喝奶茶 马奶酒 酸奶
民居 蒙古包 现代大多数都已住进砖瓦房或者土坯房。
住蒙古包,肉。
民俗 蒙古族为游牧民族,但是从1980年后住蒙古包的人越来越少,基础生产方式是畜牧业,蒙古袍也不一样,我对此有修改。蒙古袍按着各个地区蒙古人的生活习惯。吃奶制品。
节日 查干萨日(蒙古历 春节) 旮旯塔黑了噶 (祭拜火神) 可以看百度百科蒙古节日,风俗等差异,还有野菜蒙古族服饰主要为 蒙古袍

缌喵喵喵 332024-05-30

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两种。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马皮或驴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漠、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有一个著名的公式:生/熟=自然/文化。从这里可以看出, 日常的饮食活动是体现游牧文化特点的一个侧面。
蒙古民族的饮食与草原的生态环境有关。蒙古民族的饮食有农业区域、半农半牧区域及纯牧区域的差异。在纯牧区,饮食分为两个季节,夏季和冬季。夏季从4月到10月,包括从母畜产犊到乳品加工结束及奶制品的冬贮。这一时期的口粮主要是奶制品,偶尔有些肉制品。冬季主要食用宰杀和贮备 的家畜肉、夏季贮备各类型的奶制品。蒙古族食物的突出特点是"肉食"和"奶食"。清代蒙古族学者松筠在《绥服纪略》中写道:"瀚海大漠积沙缺水之地,居人凿井而饮,赖天雨以生草畜牧,为之瀚海,蒙古语曰:'戈壁'树木稀少和半沙漠地理景观所特有的生态环境决定其畜牧经济的类型及 与之相适应的饮食模式。应该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适应,仅仅是借用了进化论中的一个名词,而它的含义已与生物学的规律无关,这种适应,正如恩格斯所言,是创造性的、主动的活动,是历史的进步。以肉制品和奶制品为主要食物成为其饮食模式的重要标志。在中亚一带居住的藏族、哈萨克族、柯尔克族等游牧民族都属于这一食品类型,但是由于地域不同所带来的环境的差异,蒙古民族的饮食模式又与其它畜牧共同体略有差别。游牧民族的饮食模式与农耕民族之饮食模式相比较,食用奶食品为主与食用谷类食品为主成为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食品模式差异的基本点。在食品的制作上,农业民族的烹调技术较为繁复,有炒、爆、烹、炸、煎、贴、瓤、烧、焖、煨、扒、烩、炖等几十种做法。誊满世界的"中国菜"正是农耕民族饮食文化的精萃。
从现代科学观点看来,煮食比较多地保留了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 质等营养成份。游牧民本身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能靠蔬菜果类供应,他们就喝大量的茶和乳酸饮料加以补充。这种调配,往往表现为独有的文化习俗。在饮食器具上,农业民族多用筷子,筷子的来源现虽无稽查考"但毫无疑问,它同调合之事有关。由于调合把各种材料杂膘、才用得着发明一项器物从中一一挑选"。 而食用大块的肉和吃奶酪的游牧民族用得更多的是刀,如果说,筷子是对称均衡的象征的话,那幺刀则是单一粗犷的象征。游牧民族的饮食模式不仅造就了其强悍刚健的体魄,而且是其粗犷、豪放的民族的性格的体现。
游牧民族的饮食习俗具有家庭的、社会的、宗教信仰的多种功能。在家庭生活中,它在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及促进家庭成员的协调合作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冒着凛冽的严寒而辛苦一天的牧人与家人围坐,捧起热腾腾的奶茶的时候,感到生理的与心理的满足与温馨,他憧憬着明日的劳作与歆享。节日婚嫁的饮食习俗维系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成为联络情感、增进友谊的纽带。整羊席上的优美的祝词、热烈的氛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图画,在这里,物化的与心态的达到了和谐统一。游牧民族的饮食模式还有信仰功能。蒙古族的萨满教在祭敖包时有血祭,即屠杀牲畜做为祭品。在祭祀祖先时,他们也杀牲畜,《鲁不鲁乞东游记》载"在一个最近死去的人的墓上,他们在若干高杆上悬挂着十六匹马的皮,朝向四方,每一方四张马皮,他们并且把忽迷思放在那里给他喝,把肉放在那里给他吃?quot;他们所供的肉食品是贡神的,通过这种方法,希冀得到神灵和祖先的赐福。自明代以来,喇嘛教祭火神时也让火神分享各类食品,可见饮食是游牧民族民俗信仰的物化。一方面人们以赖以生存的饮食而供奉宗教之神,另一方面民间对宗教的信仰又推动了饮食的发展。蒙古民族盛行一种"喇嘛茶",就是喇嘛教教规在饮食上的反映。可见游牧民族饮食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既是人与自然接触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之间接触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说:"一旦有了生产,所谓生存斗争便不再围绕着单纯的生存资料进行,而是要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
蒙古民族的饮食模式与汉族饮食模式在相互交流与影响。蒙古民族在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初
已形成了具有自己历史文化特征和经济文化传统的饮食模式和饮食制度,其饮食模式虽具有独特性,但也受到与之相邻近的汉族、满族等民族的影响。《周礼·天宫》上记载了"八珍席",蒙古族创做出"蒙古八珍"。"吃全羊"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而"全羊席"却是蒙汉文化交流的结晶,它吸取了光彩煜煜妙不可百的汉民族的烹调技艺,把蒙汉的饮食文化推向高峰。元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所记述的近百种美味中;有五分之二是游牧民族的食品,其中的驼羹;牛蹄筋、马乳等佳肴早为汉、满等民族所接受。游牧民族制做酸马奶的技术早就传至中原,《汉书·礼乐志》载有桐马酒;《说文》云:"汉有桐马官,作马酒。"。应劭注云:"主乳马,取其汁桐治之。味酢可
饮,因以名官也。"中国的茶道传至海外;而奶与茶的调合-- "奶茶"却成为蒙古民族的专利品。游牧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它超越了自然界千百万年加于其它生物机体的塑造,使自己日趋完美地适应自然界,从而确立了在生态环境中所占的位置。
蒙古族以肉食、奶食为主,传统饮食有“手扒肉”:即将大块肥嫩绵羊肉用白水煮熟后端上桌,用蒙古刀割下蘸作料吃;还有“烤全羊”:即将整只羊去掉内脏,把各种调料填进切口和腹腔内,装进炉子里烧烤,烤全羊外皮香酥、肉嫩味美,是招待贵宾的佳肴。
奶茶是蒙古人喜欢喝的一种饮料,它的做法是把砖茶放在锅里,加盐煮浓后,把茶叶捞出,放入牛奶煮沸后就成为奶茶。除奶茶之外,蒙古人还喜欢喝马奶酒、酸奶、鲜奶等。
饮食在蒙古人生活中分为白食、红食和粮食三种。白食就是以上介绍的奶制饮料,还有就是奶制食品,如奶豆腐、奶酪、奶酥、奶皮子、奶渣子等。红食指的是肉食,主要有牛、羊肉。粮食主要有玉米、高粱、小麦、小米、黍米等。
蒙古族还特别喜欢吃炒米。做法是将黍子过碾后,将皮去掉,用水焖到八成熟,晒干后炒熟。吃法可用黄油、奶皮、白糖拌着吃,也可用奶茶拌着吃,即使干嚼也别有一番滋味。
蒙古秘史》记述成吉思汗十二世祖朵奔蔑儿干和阿阑豁阿时说,阿阑豁阿殁后,兄弟五人,即分其马群家资”。阿阑豁阿之子孛端察儿纵鹰为猎,“日则就其马乳,夜则归宿其草庵”。说明这时“马群”已成为“家资”,“马乳”已成为主要食品。蒙古族已经由狩猎转为畜牧。这个时期,尽管在农业上还处于“剡木为犁,不加金刃”“气候多寒,田收甚微”阶段,但正如《北史》所载,“颇有粟、麦及稷”。说明这时肉食、乳食、粮食已成为蒙古族生活中的三大食品。而且,从那时起一直沿袭至今。只不过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粮、乳、肉的比重上有较大差异。农区以粮食为主、以肉、乳为辅;半农半牧区粮、肉、乳并用;牧区主要为肉食和乳食,习惯称“红食”(乌兰伊德)和“白食”(查干伊德)。
蒙古族的“白食”(奶食)十分讲究,它分乳食品和饮料两大类。
乳食品又分奶油、奶皮子、奶酪、奶干四种。奶油有黄油和白油。黄油是夏季把浮在奶子上的脂肪、蛋白(东蒙叫“乌勒沫”)取出来,经过滤后炼制而成。白油是黄油炼剩的渣子。奶皮子是在夏季和秋季里,把奶子放在锅里用微火煨,奶子滚沸了,一面用勺子扬,一面用生奶点。直到奶上凝结成一层奶皮后,揭下即成。奶酪即酸奶子。把生奶放在容器里发酵,开始出现分离现象。沉淀后的凝物即奶酪。清凉可口有消暑作用。可清饮也可拌饭或拌炒 米食用。奶干(也称奶豆腐),做法是:将取出乌勒沫的酸奶子,待其沉淀后,把粉块装人布袋里压榨后,通过模具制成各种形状奶饼,晾干即成。这种奶干也叫酸奶干。
近些年,又出现一种奶糕。其做法是,在鲜奶中不提取奶油、奶皮子,直接用火煨熬,待熬到粘米糕状时取出,加白糖为佐料食用。还有的在白面中加入牛奶或奶油,做成各种奶油糕点或面食品。
蒙古族的奶制饮料有两种。
一是奶茶。蒙古人喝奶茶历史很久远,至少在宋辽时期饮茶习惯即已形成。宋朝为用茶换取牧民的家畜及畜产品,在边关实行茶马互市。还专门建立了提举茶马司管理这一工作。
砖茶也叫蒙古茶。奶茶用砖茶和奶煮成。一般作法是:先把砖茶砸碎放在水锅中煮,茶烧开后,加入鲜奶,再烧开后,除去残茶,装入壶中饮用。
蒙古人把白酒叫“黑酒”,把红茶称“黑茶”,均表示烈性的意思。饮红茶是为了助消化。茶叶,蒙古语为“切”,是汉语的袭用。茶叶引进蒙古地方,大概在成吉思汗时代(即十三世纪)。成吉思汗的《神茶罐的故事》足以佐证。再远些,就无从考究了。、
二是奶酒。据《夷俗记》记载:“马乳初取太甘,不可食;越二、三日则太酸,不可食,惟取之以造酒。”用马乳酿酒,蒙古族古代就很盛行。《马可波罗游记》载:“鞑靼人饮马乳,其色类白葡萄酒,而
其味佳,其名曰忽迷思”。《鲁不鲁乞东游记》描述它的制作方法说:“把马奶倒人一只大皮囊里,然后用一根特制的棒开始搅拌时,马乳开始发出的气泡,象新酿的葡萄酒一样,并且变酸和发酵。他们继续搅拌,直至他们能提取奶油。这时他们尝一下马奶的味道,当它相当辣时,他们就可以喝它了。制马奶酒有粗工艺和精工艺之分。到了元、明、清时,蒙古人制马奶酒的工艺就比较精湛了。陶宗仪在其《辍耕录》中把上等马奶酒分为柴玉浆与玄玉浆两种。
蒙古族在肉食上有自己的传统吃法。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 人们最喜欢的吃法,一是“手扒肉”。制法是把羊杀了剥皮取出内脏后,去头蹄,把整个羊解成若干块,放在白水锅里煮(不加什么调味佐料)。水一滚就起锅。这样的羊肉味鲜肉嫩。吃时用蒙古刀割、刮、卡、挖、剔着吃。肉食方法之二是吃“乌查”。吃羊“乌查”,就是吃羊“后鞘(臀)。制法是将羊由脊上第七肋骨至尾部割为一段,带尾下锅。水滚开后取出。盛于大盘中供食用。三是全羊宴。制法是把全羊解为几段,煮熟后,按全羊形摆好,端到宴席上后,撤掉头和四肢,开始食用。也有的吃“烤全羊”,是把羊去掉头和四肢煮熟后,用无生烟火炙烤,边烤边涂油和调味品,烤到表皮呈金黄色时,即可盛盘入席,割而食之。食“乌查”、烤全羊,是蒙古族上等佳肴。
农业区,在肉食方法上,基本与当地汉族接近。随着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牧区、半农半牧区,也吸取了各兄弟民族的长处:肉食方法越来越丰富,煎炒烹炸涮烩熘爆无一不有。
蒙古族的肉、乳、粮三大食品中,粮食的比重也是很大的。炒米,是蒙古族较普遍食用的食品。炒米,蒙古人叫“敖特巴达”,是把稷子洗净先蒸后炒,去皮、净糠而成。食用时,把炒米盛于碗里,加上白糖、奶油,用热奶泡后食用。牛犊汤叫“陶和列”。是把小面块碾成猫耳朵形的面片,或擀、切的面片用牛奶煮后加黄油、奶皮、白糖而食。“面肠”,是蒙古族杀猪、杀羊时做的具有蒙古族特点的食品。它不同于血肠的是在血中加入荞面、猪板油丁(腔子油)及各种佐料。另外,还有一种肉粥,也是蒙古人爱吃的饭食。农历腊
月二十三(即小年),要吃肉粥。解放前的庙会、敖包会上,活佛或巴彦们所谓的布施“舍善”,就是大锅肉粥,以收民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族的饮食也和各兄弟民族一样,不断发展,不断丰富,既有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传统食品,也有现代民族的佳肴美味。

下雨不流泪 472024-05-31

蒙古族——除夕更岁时,一家人围坐在包内火炉边,在向长辈敬献“辞岁酒”之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yirendian10 472024-06-08

蒙古包的由来:蒙古族人靠游牧为生,只有蒙古包才能到哪都能安装。

李晓诗125 492024-05-30

网上这类介绍有很多的。你自己可以查查。

养啥啥不活 19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