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知道

如何在本网上查找以前的砍价商品规格型号及砍价内容呢?

看看建材团购都是怎么忽悠人的上个周末,笔者抽时间参加了3场不同网站组织的团购会,在这里谈谈感想。早早的到场,在门口排大队签到,坐定以后,大量的商家给你发广告,现场不停的播放商家的广告。。。。好不容易开始了,商家一个一个的上台接受砍价。具体流程就是商家先说折扣和价格(杂牌橱柜的3米套餐价是12800元,远高于市场零售价),然后砍价师从商家说的各个方面一点一点的砍,所有的方面都要炸出点油水来,(笔者认为砍价师就是把所有商家的服务内容和重诺都说一遍,然后商家说服务价格,主持人再把这些价格砍到免费,其实这些服务原本就是免费的,比如安装木门的发泡胶在这里砍价也变成收费的,呵呵,有意思)。其过程精彩纷呈,砍价师超级强势,不停的抢商家的话筒,以显示自己的强势地位,找各种看似无理的理由砍价,比如每个客户给补贴800元打车费用等,呵呵,就是让你觉得一直在占便宜。商家一点一点的退缩,最后商家会说“这么低没法卖了”,“没这么砍的”甚至要假装下台拒绝销售,这时砍价师会说“如果拒绝砍价,以后永远不要参加我们的活动”,商家有了这个台阶就会退缩“这个价格只有5个名额”(来了其实目的是销售,就卖5个不复合商家要多销售的初衷呀?),“上次不是说好了,上次不是说好最低价就一次吗?怎么这次还要低价?”,最后认价以前还不忘说一下“台下举手看看多少人要买我们的产品”就好象举手的人都真会买一样,呵呵,这到底是谁骗谁呀,哈哈哈。。。。。商家越可怜,台下的观众就越高兴。台上表演最可怜的商家,砍价还没有结束,他的签单柜台前就已经排起大队了,很多商家最终还会限制总签约户数,比如30户或者40户,砍价师一般不再砍这个条款,这是一个营销学的陷阱——限制户数销售最终目的就是让你现在马上签单,砍价30分钟后这个商家的签单台前就没人了,如果你真想买,这个时候去,不排队,他保证说还没有到30户。。。。笔者注意到砍价师的一个细节,就是在砍到最低价以前都要看手中的底稿,笔者估计这是为了确保砍价结果不低于商家事先说好的价格。还有,只要是砍价师说出的价格,从来没有一个商家不最终接受的。更有意思的是,笔者有一天去参加2场团购会,在第二个会场上,看到上一场的商家代表也跑过来接受砍价,能够记住他是因为他是拄着拐杖上台的(呵呵,瘸腿并没有影响他赶场参加被砍价),其表演过程完全一样的,都是说自己ppt打错了价格,在砍价师的配合下,就以打错的价格给大家销售。如果笔者不是一天看过2回相同内容的表演,笔者也过去下一单。呵呵。团购砍价的品牌很多是重合的,笔者在现场问一个地板商家:“昨天参加的活动便宜还是今天的便宜?”商家回答,产品型号不同。不能比较。而产品相对简单的产品比如集成吊顶,笔者仔细比较,最终砍价结果完全相同。如果商家承诺价格贵了付10倍价差,怎么可能会有不同价格呢?这个过程让笔者想起了,侯宝林的著名相声“卖布头”,真正的砍价过程比“卖布头”精彩多了。但是,缺点是这个过程时间太长,从上午一直到下午6点。这么长时间的相声,内容都一样,这方面不如相声专场,起码人家每个相声的噱头是不一样的。砍价过程讲究提气,讲究声音大,必须吸引到注意力,笔者上次有类似感觉是在表弟的婚礼上,专业婚庆主持人的风格和砍价师类似。呵呵。不过,砍价师的水平各异,多数水平低的砍价师都是歇斯底里风格。笔者要问的问题是,这种团购活动是一个月一次并长期进行的,商场中有长期赔钱卖的商家吗?你对这些仿佛低价的产品有了解吗?商家表演精彩就真正便宜吗?我们家门口卖瓷瓶的,只卖0.1折,原价50000,你会买吗?现场大家都买你就会买。呵呵。冲动是魔鬼,和传销能够完成很大销量的原理一样。团购现场,有大量的业主,因为冲动下单。团购定金大多可以退,业主如果最终反悔不会发生实际的损失。但是你在冲动下,买了一大堆不需要的东西,打乱了你原来的装修计划和节奏,最终你还得去退单。这会浪费你大量的装修期间最宝贵的时间,是不值的。数据证明,每个现场砍价团购网站的退单率都超过50%。笔者接触了很多现场砍价团购网,发现这些团购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居然是砍价师的表演水平,因为绝大多数用户到现场之前并没有决定买什么,如果最后买了什么的话,就是因为现场营销效果做的好,营销的具体环节就是砍价过程,他们实际是在唱双簧做广告。聪明的商家是一定要和砍价师搞好关系的,让砍价师多砍一砍,谁表演的被砍的狠,谁占便宜。呵呵,如果,在商家还没有表演要跳楼的时候,砍价师就结束砍价,商家可就倒霉了,营销效果打折,肯定会订单下降。还有一个业内秘密是,砍价会刚开始的时候人来的最多,成交效果最好,在前面登场的砍价商家都是花钱最多的。笔者觉得这种以砍价师个人能力来决定成败的商业模式走不远,不可能做的很大。受砍价场地和砍价时间的限制,销售信息不可能更广泛的传播,其效果还不如现在已经没落的电视购物。很同情砍价师这个职业,这真不是一个好差事,既需要体力又需要智慧还需要装修专业知识,还是青春饭。那么是不是团购会上的砍价产品都比零售更贵?当然不是了。哪个消费者也不是傻子,最终购买以前肯定会再比较一下价格的。笔者这样解释吧,每个商家品牌都有自己的促销产品,比如某种瓷砖平均零售价200元,而有一款大量生产的促销砖也许只有50元,在一般情况下50%以上的客户只买促销砖,商家的主要利润也来自这些促销砖(因为其他品种根本没什么销量)。团购会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把促销砖拿来,从200元砍到50元,都这么大价差,你总应该买吧?如果认真的业主会发现,团购会只砍单品,单型号。理论上,参加网络建材团购最大优势应该是便宜,但是,如果砍价团购会变成为一种一个月一次的通常的销售方式,其价格一定不会便宜。这是一个倾销促销品的平台。如果促销品种很有限,那他未必就符合你家的装修风格,下单以前一定要慎重。不是说砍价团购会都是骗人的,笔者认为团购会的真正好处在于可以节省你宝贵的装修期间的时间——你参加一次团购会,可以看很多种产品的促销型号。笔者建议你要带着目标去参会,你手中拿着自己喜欢产品的具体品牌和市场售价,现场比较砍价产品是否符合自己家的装修风格,如果品牌是自己中意的,在看是否真便宜,便宜就买。如果,团购会没有自己心仪的品牌,根本就不要去,没必要去花一天的时间去听几个小时的免费相声。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去“装修我家让装修更透明,轻松装修我家这样的平台,所有砍价信息都公示在上面,并且随时可以买到任何一场活动的产品,可以比较。便宜是重要的,但是节约消费者的时间更重要,砍价是团购组织者的责任,团购组织者应该先期把价格砍好。而不应该把砍价过程变成一种营销手段。消费者是聪明的,产品的贵贱自是心知肚明的,并不需要你现场表演。表演的过程就是在浪费消费者的时间。

mon也是部长 92024-06-21

看看建材团购都是怎么忽悠人的上个周末,笔者抽时间参加了3场不同网站组织的团购会,在这里谈谈感想。早早的到场,在门口排大队签到,坐定以后,大量的商家给你发广告,现场不停的播放商家的广告。。。。好不容易开始了,商家一个一个的上台接受砍价。具体流程就是商家先说折扣和价格(杂牌橱柜的3米套餐价是12800元,远高于市场零售价),然后砍价师从商家说的各个方面一点一点的砍,所有的方面都要炸出点油水来,(笔者认为砍价师就是把所有商家的服务内容和重诺都说一遍,然后商家说服务价格,主持人再把这些价格砍到免费,其实这些服务原本就是免费的,比如安装木门的发泡胶在这里砍价也变成收费的,呵呵,有意思)。其过程精彩纷呈,砍价师超级强势,不停的抢商家的话筒,以显示自己的强势地位,找各种看似无理的理由砍价,比如每个客户给补贴800元打车费用等,呵呵,就是让你觉得一直在占便宜。商家一点一点的退缩,最后商家会说“这么低没法卖了”,“没这么砍的”甚至要假装下台拒绝销售,这时砍价师会说“如果拒绝砍价,以后永远不要参加我们的活动”,商家有了这个台阶就会退缩“这个价格只有5个名额”(来了其实目的是销售,就卖5个不复合商家要多销售的初衷呀?),“上次不是说好了,上次不是说好最低价就一次吗?怎么这次还要低价?”,最后认价以前还不忘说一下“台下举手看看多少人要买我们的产品”就好象举手的人都真会买一样,呵呵,这到底是谁骗谁呀,哈哈哈。。。。。商家越可怜,台下的观众就越高兴。台上表演最可怜的商家,砍价还没有结束,他的签单柜台前就已经排起大队了,很多商家最终还会限制总签约户数,比如30户或者40户,砍价师一般不再砍这个条款,这是一个营销学的陷阱——限制户数销售最终目的就是让你现在马上签单,砍价30分钟后这个商家的签单台前就没人了,如果你真想买,这个时候去,不排队,他保证说还没有到30户。。。。笔者注意到砍价师的一个细节,就是在砍到最低价以前都要看手中的底稿,笔者估计这是为了确保砍价结果不低于商家事先说好的价格。还有,只要是砍价师说出的价格,从来没有一个商家不最终接受的。更有意思的是,笔者有一天去参加2场团购会,在第二个会场上,看到上一场的商家代表也跑过来接受砍价,能够记住他是因为他是拄着拐杖上台的(呵呵,瘸腿并没有影响他赶场参加被砍价),其表演过程完全一样的,都是说自己ppt打错了价格,在砍价师的配合下,就以打错的价格给大家销售。如果笔者不是一天看过2回相同内容的表演,笔者也过去下一单。呵呵。团购砍价的品牌很多是重合的,笔者在现场问一个地板商家:“昨天参加的活动便宜还是今天的便宜?”商家回答,产品型号不同。不能比较。而产品相对简单的产品比如集成吊顶,笔者仔细比较,最终砍价结果完全相同。如果商家承诺价格贵了付10倍价差,怎么可能会有不同价格呢?这个过程让笔者想起了,侯宝林的著名相声“卖布头”,真正的砍价过程比“卖布头”精彩多了。但是,缺点是这个过程时间太长,从上午一直到下午6点。这么长时间的相声,内容都一样,这方面不如相声专场,起码人家每个相声的噱头是不一样的。砍价过程讲究提气,讲究声音大,必须吸引到注意力,笔者上次有类似感觉是在表弟的婚礼上,专业婚庆主持人的风格和砍价师类似。呵呵。不过,砍价师的水平各异,多数水平低的砍价师都是歇斯底里风格。笔者要问的问题是,这种团购活动是一个月一次并长期进行的,商场中有长期赔钱卖的商家吗?你对这些仿佛低价的产品有了解吗?商家表演精彩就真正便宜吗?我们家门口卖瓷瓶的,只卖0.1折,原价50000,你会买吗?现场大家都买你就会买。呵呵。冲动是魔鬼,和传销能够完成很大销量的原理一样。团购现场,有大量的业主,因为冲动下单。团购定金大多可以退,业主如果最终反悔不会发生实际的损失。但是你在冲动下,买了一大堆不需要的东西,打乱了你原来的装修计划和节奏,最终你还得去退单。这会浪费你大量的装修期间最宝贵的时间,是不值的。数据证明,每个现场砍价团购网站的退单率都超过50%。笔者接触了很多现场砍价团购网,发现这些团购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居然是砍价师的表演水平,因为绝大多数用户到现场之前并没有决定买什么,如果最后买了什么的话,就是因为现场营销效果做的好,营销的具体环节就是砍价过程,他们实际是在唱双簧做广告。聪明的商家是一定要和砍价师搞好关系的,让砍价师多砍一砍,谁表演的被砍的狠,谁占便宜。呵呵,如果,在商家还没有表演要跳楼的时候,砍价师就结束砍价,商家可就倒霉了,营销效果打折,肯定会订单下降。还有一个业内秘密是,砍价会刚开始的时候人来的最多,成交效果最好,在前面登场的砍价商家都是花钱最多的。笔者觉得这种以砍价师个人能力来决定成败的商业模式走不远,不可能做的很大。受砍价场地和砍价时间的限制,销售信息不可能更广泛的传播,其效果还不如现在已经没落的电视购物。很同情砍价师这个职业,这真不是一个好差事,既需要体力又需要智慧还需要装修专业知识,还是青春饭。那么是不是团购会上的砍价产品都比零售更贵?当然不是了。哪个消费者也不是傻子,最终购买以前肯定会再比较一下价格的。笔者这样解释吧,每个商家品牌都有自己的促销产品,比如某种瓷砖平均零售价200元,而有一款大量生产的促销砖也许只有50元,在一般情况下50%以上的客户只买促销砖,商家的主要利润也来自这些促销砖(因为其他品种根本没什么销量)。团购会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把促销砖拿来,从200元砍到50元,都这么大价差,你总应该买吧?如果认真的业主会发现,团购会只砍单品,单型号。理论上,参加网络建材团购最大优势应该是便宜,但是,如果砍价团购会变成为一种一个月一次的通常的销售方式,其价格一定不会便宜。这是一个倾销促销品的平台。如果促销品种很有限,那他未必就符合你家的装修风格,下单以前一定要慎重。不是说砍价团购会都是骗人的,笔者认为团购会的真正好处在于可以节省你宝贵的装修期间的时间——你参加一次团购会,可以看很多种产品的促销型号。笔者建议你要带着目标去参会,你手中拿着自己喜欢产品的具体品牌和市场售价,现场比较砍价产品是否符合自己家的装修风格,如果品牌是自己中意的,在看是否真便宜,便宜就买。如果,团购会没有自己心仪的品牌,根本就不要去,没必要去花一天的时间去听几个小时的免费相声。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去“装修我家让装修更透明,轻松装修我家这样的平台,所有砍价信息都公示在上面,并且随时可以买到任何一场活动的产品,可以比较。便宜是重要的,但是节约消费者的时间更重要,砍价是团购组织者的责任,团购组织者应该先期把价格砍好。而不应该把砍价过程变成一种营销手段。消费者是聪明的,产品的贵贱自是心知肚明的,并不需要你现场表演。表演的过程就是在浪费消费者的时间。

琉璃跃跃 342024-06-17

笼统而言,以前在正阳装潢买的便宜。中东的要是砍价最少也要砍一半,很考验砍价能力!按窗帘杆可不可以被看到分成两大类:明杆和暗杆:明杆就是可以看到杆子颜色和装饰头(俗称花头)造型的窗帘杆。因为它符合现代社会中“轻装修,重装饰”的流行趋势,正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欢迎和接受。暗杆与明杆相反,往往放在窗帘盒中,人们轻易看不到杆子本身。这种装修方式已经越来越落伍,正在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火野丽Q 222024-06-04

在大连的话,你可以去东财沃尔玛买大褥子,不过在这买的大褥子的价格可能相对较高,但质量很好;而大菜市也有卖大褥子,而且价格是比较便宜的,质量只能说不差;还有凌水肯德基旁边有一个小商品城,二楼也有售,但是你最好学会砍价,它订的价格可能会比较坑;我知道在大连卖大褥子的就以上三个地点,其实你还可以在网上购买的,款式又多价格又便宜。地址:大连工业区45号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望采纳

pochacco要加油 482024-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