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题

夏代陶器如何鉴定?

提问者:刘小淼淼淼2024-05-26

方法如下:
夏代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加多,黑陶(包括黑衣灰陶)和棕陶次之,红陶已极少见。还有少量白陶器。
主要器形有:作炊具的鼎、罐,作炊具的瓢,作食器的豆、钵、三足盘,作盛器用的盆、翁、缸,等等。纹饰主要是蓝纹、方格纹、漩涡纹、云雷纹、圆圈纹等。夏代陶器盛行在器表加饰数周附加堆纹、划纹。陶器造型方面的特征是:折沿平底、三十实足、圈足为主,圈底器已少量出现。
 夏代陶器在烧成工艺上有些进步,出现了能产生更高温度的馒头窑:窑室呈圆形弧壁,并向上逐渐收敛,封顶隆起形似馒头,故名。馒头窑可以提高陶器的烧成温度(火候),陶器的质量得以提高。

郑小包允在 42024-05-22

陶器出现的具体年代,约在8—9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的主要生活用具。这时的陶器由于烧造工艺的不同,还出现了红陶、灰陶和黑陶等不同品种的陶器。与此同时,人们为防止陶器经火烧或水浸泡断裂,而在泥土中羼入砂子,烧制成泥质夹砂灰陶和夹砂红陶。此类陶器多用于烹调器、汲水器和大型容器。故又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之分。

熊吃吃哒掌门猫 232024-05-19

你好:
你可以跟胡这几个方面鉴定:
1外形: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及技术条件,制约着不同时代陶器的造型,这称之为“时代特征”。只有了解了不同时代器物的时代特征才能真正了解这件器物,鉴别和欣赏这件器物。例如,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鬲十分流行,到了汉代鬲则无影无踪,已无此类器物。陶鼎和陶钟等仿铜陶器,流行于战国和两汉,到魏晋以后就彻底绝迹了。又如仰韶文化多见平底器,缺乏袋足器、三足器和圈足器,龙山文化恰恰与仰韶文化相反,器型多为三足器、圈足器、袋足器,平底或圆底的盆、钵均极为少见。
2图案花纹
陶器上的纹饰,都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特点,都可以成为我们鉴定陶器时的参考因素。如商代早期陶器多见细绳纹,中期则饕餮纹十分盛行,晚期绳纹又重新兴起,但比商周早期的粗;西周早期的绳纹成组的竖形粗绳纹增多,中期除了绳纹外又出现了瓦纹,晚期素面增多,绳纹较粗且模糊不清;春秋时期的陶器以素面磨光者为多,并盛行暗纹,绳纹不常见了。
 
3制作工艺
陶器的成型和加工工艺,往往在陶器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地区特色。如新石器时代的制陶者,初时只会用手捏塑一些简单的实用器物,因此,器型不可能规整,器壁上常常留有指纹。后来逐渐摸索出一种新的手工成型方法,即泥条盘筑法。其法是先将泥料制成泥条,然后圈起来一层一层地叠上去,并将里外抹平,制成所需陶器的雏形。

我是你的大白 302024-05-27

您好!夏代陶器在烧成工艺上有些进步,出现了能产生更高温度的馒头窑:窑室呈圆形弧壁,并向上逐渐收敛,封顶隆起形似馒头,故名。馒头窑可以提高陶器的烧成温度(火候),陶器的质量得以提高。不过我们要鉴定的话还是找专业人员比较好,因为现在市面上仿冒的太多了,拿个几十年前的陶器都可以仿冒夏代的,因为价值很高,所以最好还是稳当一点好哦。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麦麦咔咔 212024-05-18